王倩
解析 1. 诗句释义: - 何处寻君迹:在何处寻找你的踪迹。 - 怪春来、落红成阵,苦催离别:惊讶春天的到来,红花如雨般落下,催促着我们告别。 - 断只是因为风销为雨:这主要是因为风雨将花吹落。 - 浑不信、呼之肯出:我根本不相信,你愿意出现。 - 除却东皇幡一首,便上天、入地应难觅:只有东皇大帝的彩旗才能召唤你出来。即使你升上九天、入地九渊,也很难再见到你。 - 来婉娩,去飘瞥:你来时温柔
【赏析】 《高阳台·索笑拈花》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词作。此词写一位女子因愁苦而憔悴,她以湘兰自比,向人诉说心中的幽怨,最后感叹人间桃李并蒂争妍的盛况。全词借咏物抒己见,托物寄情,语意沉痛,含蓄深永。 “索笑拈花”,起笔就化用唐人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句,以“索笑”二字形容女子对男子的爱恋之情,“拈花”二字则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痴心。“怯寒避月
诗句输出:雪压犹花,月斜自影,一枝谁折。 译文:大雪压住了梅花枝头,月亮斜照,映出梅花的影子。突然之间,一枝梅花被折断,令人心痛。 注释:这里的“雪压”“月斜”形容了一幅冬天的寒冷景象,而“犹花”则表达了即使在寒冷中,梅花依然开放。“一枝谁折”描绘了画面中的动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赏析:此句运用了对比和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冬日的冷寂与梅花的傲骨形成鲜明对比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 季湘世姊:指李季湘的妻子,姓王名湘,世称王季湘,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妻妹。 弄玉:西晋时人,传说中秦穆公的女儿,善吹笛,嫁给韩凭,死后葬于蓝田山,其墓上生玉树,化为双鸟,因号弄玉台。 清寒贫骨相:形容贫穷而清瘦的身材。 金屋:古代帝王所居之处称为“金屋”,这里指富贵人家。 马帐:指马厩。 画理:指绘画艺术。 快晴小筑:作者任杭州通判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并据此进行具体赏析。 “隔宵相约戴星行。醉难成。梦难成。草草妆梳、吹烛等鸡鸣”:诗人在船中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满身酒气、昏昏欲睡的身体上路了。 “不是征人留不住,有无数,暗愁生。”:因为自己不是出征之人而被挽留,心中不禁生出许多烦乱的情绪。
忆旧游 · 题万小廉招香唤玉图 记钩帘待月,拣柳听莺,斟酌桥边。冷落清游兴,怎无端画里,重见钗钿。倚来六柱船窗,春水亦知怜。叹锦样韶光,销磨如此,要算神仙。 注释: 1. 钩帘:挂上帘子。 2. 拣柳:挑选柳树旁的美景。 3. 斟酌:仔细品味、欣赏。 4. 冷落清游兴:形容心情变得冷淡,失去了游览的兴趣。 5. 怎无端画里:怎么在图画中还能看到。 6. 六柱船窗:形容船舱宽敞明亮。 7.
【赏析】 这首词的上阕写淳斋先生赴扬州,下阕则写作者与淳斋同游。 淳斋先生赴扬州(叠韵),作者送行并致谢联额之赠。淳斋先生赴扬州,作者送行并致谢联额之赠。“杖履春风”,春风得意,故得几回亲侍。“便歌折柳”,即《折杨柳》曲。此指淳斋先生赴任扬州,作者作《折杨柳词送之》。“只有芙蓉湖上月”句,化用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谓淳斋先生赴任,作者作《芙蓉湖送别》,以助饯行
【注释】 一抹浓阴:一道绿阴,形容树木茂盛。 溪西茅屋:指隐居的茅舍。 白石:这里指岩石。 徜徉林下:在树林中漫步。 黄犊:黑色的小牛。 云迷斜照澹:云雾迷蒙,斜阳映照,景色幽雅。 春波绿:柳树成荫,水面碧绿如带。 受享几何人:享受的人有多少呢? 尘十丈,京华毂(gù):京城繁华的地方尘土飞扬,车马来往如织。“京华”指京都,也指京城繁华的地方。“毂”即车轮中心的辐条,引申为车轮。 天家禄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又名“百字谣”、“百字令慢”等。双调,六十一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 兰舟:船的美称。 盆石:盆景中的石。为写照,描摹盆景的形貌。 玲珑入妙:形容盆景精巧细致。 嘱填此解:嘱咐填词一首。 层峦叠嶂:形容山峦重重叠叠,连绵不断。 怪秦人海上:指秦始皇当年东巡至此,曾驱赶海神。 幻成小有仇池穴:形容盆景的天然造型。仇池是地名,这里比喻盆景。 丘壑天生结构
百字令 题刘醇斋先生快晴小筑词后天风海水,讶如椽大笔,压他秦柳。那得珍珠千万斛,撒向蛮笺乱走。手捉蛟虬,脚翻鹦鹉,当代知谁偶。狂吟高唱,一声声彻牛斗。 休叹锈斧轻抛,朱门客散,云气成苍狗。馀事千秋夸盛业,金印何须悬肘。丝竹闲情,莼鲈俊味,天待公消受。旗亭画壁,谪仙也合低首。 【注释】 (1)百字令:词牌名。因词中有一百十字而得名。又名“百字谣”“百字令”。双调,九十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