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燮
竹香子 · 癸未海滨修禊图 煮茗提壶花畔。修竹梧桐葱茜。平添童子二三人,顿觉春光满。 境不别仙凡,童叟无须辨。待他青鬓尽如银,定卜河清见。 【注释】 煮茗:烹茶。 提壶:提起酒壶。 修竹、梧桐:皆为竹子的美称。 葱茜(qiàn):翠绿的样子。 童子:指画中的人物。 青鬓:指年轻美丽的女子的黑色秀发。 【赏析】 此词是作者对郑君慕康所绘《癸未海滨修禊图》题咏之作。上阕写画中所展现的景物
【诗句释义】: 卜算子·秦淮听孙观宝唱大鼓,以小词赏之 唤起秣陵秋,响遏行云度。清脆莺声沥耳圆,一串珠喉吐。 檀板左轻敲,右击冬冬鼓。振得全神顾盼时,皓腕频频露。 【译文】: 在秦淮河边聆听孙观宝的大鼓表演,用小词来欣赏他的精彩表演。 唤起了秣陵的秋天,声音高亢如同云朵般飘荡。莺声清脆如水滴般响亮,一串珍珠般的喉咙吐出美妙的声音。 左手轻敲檀木板,右手敲击冬冬鼓。全身心都沉浸在他的表演中
【注释】 百字令题孙沧叟春申避地图,即用沧叟自题韵:这是一首词。沧叟:作者自号沧翁,这里当为孙沧叟的号。春申:今江苏江都县,古称春申郡,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于于此而得此名。 孙登长啸,据绿杨荫里,闲参消息:孙登是晋朝隐士,曾作《登大雷岸与海樵同观》诗,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句。这里借指孙沧翁。 谁令烽烟来遍地,胡马驰驱南北:谁使战火遍布大地,胡人骑兵南北奔驰?胡马:指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骑兵
【注释】 山庐:山中简陋的居室。 古人:这里泛指前代的隐士。 南阳桑百本:指汉张衡《东京赋》所云“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事。比喻隐居生活清高自得。 彭泽柳千株:指晋陶潜辞官归隐,作《归去来辞》,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后以“彭泽柳”代指归隐。 殊:差别。 【赏析】 此词写隐居山林的生活与古代隐士相比,认为虽不能如古人那样清高自得,但亦自有一番风味。 上阕写作者隐居的生活情景
【注释】 异梦同衾:比喻夫妻共同生活在一起,睡在一起。 万唤千呼:形容呼唤声连声不断。 檀郎:古时对男子的美称。 匡庐:指江西庐山。 匡庐私合卺:用庐山的美景来比喻夫妻之间的爱情美好。 云鬟:女子的发髻,也指美女。 雾鬓:指美女的头发,像云雾一样美丽。 恩怨:《水浒传》中林冲与妻子潘金莲有一段感情纠葛,后因奸情被害,因此称男女之间的恩爱情感为“恩怨”。 印:指留下印象或痕迹。 【赏析】
注释: 醉太平 · 怀沧叟:词牌名,又名《忆秦娥》。 时危信稀。思多梦肥。祝他寿考维祺:时局危险,书信稀少。我思念你,希望你长寿健康。 比君家叶飞:比喻你的家族如同树叶一样飘零。 闲吟懒题:闲着无事吟诗作画。 伊余闭却荆扉:我关闭了家门。 向窝中静栖:回到窝里安静地休息。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战乱之中寄情于诗词之作。全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 浣溪沙:这是一首词牌名,是宋代词的一种格式。 - 题寥天风雨图:这是作者为一幅图画所写的词。寥天风和雨,都是自然现象。 - 履仁:履,踩;仁,指仁人君子。履仁即指行仁政。 - 弥甥:指作者的外甥,也就是作者的侄女。 - 扶病避难浦东三林塘:扶病,指有病在身;浦东,地名,今上海市黄浦区东部。三林塘是上海的一个著名地点。 - 怪鸟呼:指奇异的动物叫声。 - 烽火绕长途:烽火
浣溪沙·题寥天风雨图 《浣溪沙·题廖天风雨图》是宋代词人陈棣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廖氏全家避难浦东三林塘的情景,下片写作者自己与廖氏的亲情关系。全词抒发了对廖氏一家遭遇的同情和感慨,也表达了词人对其家眷遭遇的关心。 注释: 1. 寥天风雨:指廖氏全家避难时所处环境恶劣,气候寒冷。 2. 我似听媭砧:《楚辞·招魂》:“女妌(xū)何急,被(披)衣余(予)将举,愿将起而御之。”王逸注:“言女妌急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仔细阅读诗歌,把握其思想内容、观点倾向、艺术手法等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鉴赏。“小檀栾主”句,点明了镜的来历,也点出了此物为先友徐积所旧藏,表达了对友人的追念之情;“郁郁长埋秋草去”,写出了镜被埋没的原因,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失落;“古镜纷飞”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描绘了镜被埋没的过程
解析: 1. 诗句翻译: - “春水一池吹皱”:春天的水面被轻轻吹动,泛起了层层波纹。 - “憔悴芳容顿瘦”:形容容颜憔悴,显得消瘦。 - “忽地起秋风”:突然之间,秋天的风来了。 - “入骨凄寒真够”:这股寒意深入骨髓,真是让人难以忍受。 2. 注释和赏析: - 译文中的“吹皱”、“憔悴”、“入骨”都是形容景物变化和人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