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震
【注释】: 1. 曾重伯:诗人的朋友。重伯是曾巩的字,曾巩与苏轼同朝为官,因政见不合被贬,此诗当作于苏轼谪居黄州时。 2. 悠悠:闲适的样子。 3. 儒墨:儒家和墨家。儒墨并称,泛指儒学之士。 4. 可怜:可惜之意。 5. 惜飞腾:爱惜才能,希望其能迅速升迁。 6. 吹落絮漫天际:飘零的柳絮漫天飞舞。 7. 风轮在下层:风车在低层转动。比喻人才不被重视,才高而不被重用。 8. 花落花开春似梦
【诗词解析】 首联“杳然广莫费搜寻,不信虞渊返景深。”意为在茫茫的广漠中(广莫)我寻找了很久(费搜寻),却不相信(不信)那深秋夜晚(虞渊)里能反射出你(返景)的影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家后生活状态的关心和担忧。 颔联“役役终知孤愤在,星星同惜二毛侵。”意为:虽然忙碌了一生(役役),但终究明白你的心中(孤愤)还在,就像天上的繁星(星星)一样。同时
【诗句注释】 1.小辩斤斤出尘垢:小的辩论,在尘垢中显露。形容学问不高,见识浅薄。 2.羞从人海证悲欢:不愿在人世间证明悲哀与欢乐。指隐居不仕。 3.承竿直可忘蜩翼:比喻专心学习、研究学问,可以忘掉其他一切。 4.隐几何妨作鼠肝:比喻隐居生活虽苦而无益于世。 5.人去虚帏通万籁:人去后,空无一人的房间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声音。 6.花深明月动微澜:花丛深处,月光如水波动。 7.观生我更支离甚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首句“市声忽触微茫感”,写朋友南归后,在喧闹的市场中,诗人忽然感受到一种朦胧的惆怅之情。颔联“带雨飘灯共此心”,写在雨中送朋友远行,彼此的心情都显得黯然,带着几分忧郁。颈联“笑我忘形托人海”,写诗人自嘲地表达自己在人海中迷失自我的状态。尾联“眼中历历昏鸦满,世外冥冥落照深”,写诗人在送别之时,心中充满了离别之情。尾联“便拟遥情托毫素,微尘无地著沉吟”则是说
【注释】 通天岩:在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夜坐书怀:晚上在山中静坐,抒发感慨。 【译文】 山上的和尚年事已高,但头发还未花白;一树梅花凋零了。 石上古迹没有生机,潭水空荡荡只有月亮映照。 暮色苍茫,云气缭绕,一切都笼罩在朦胧之中。 生的事总是难以明辨,冥冥之中似乎有禅意。 不知这禅关在哪里,只见山间雨气青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通天岩景色和抒发感慨的七律,首联写景,颔联写物,颈联写事
晚泊鸭栏矶 一灯红起寒流外,身世无端接混茫。 不信星辰随地转,独怜鸿雁入天荒。 雄风作势吞云梦,清角流哀下岳阳。 远望低吟总无奈,中原落日即沧桑。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停泊在鸭栏矶时的感受和心境。首句“一灯红起寒流外”描绘了夜幕下的景色,灯光在远处闪烁,给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第二句“身世无端接混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困惑和迷茫。第三句“不信星辰随地转”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怀疑
【注释】 尘垢含生理:指人世间的污秽。 因循得道腴:指随遇而安,不求进取。 书留残劫在:指书中记载着前人的事迹,自己仿佛也活在前人的生活之中。 心比古人孤:说自己的心志像古人一样孤独。 静觉天无异:静坐时感觉到天地之间没有差别。 愁听鸟自呼:听到鸟儿自由自在地叫个不停。 搴裳宁有待:表示自己不追求名利,只愿意过隐居的生活,用不着去穿衣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看法
夏夜山寺纳凉即景偶成 注释: 1. 一峰高受雨:指的是山峰被大雨淋湿,显得格外高耸。 2. 远色尚空明:远处的景色仍然明亮清晰。 3. 露草虫相语:露水打湿了草地,草丛中的各种小虫子在低声交谈。 4. 风林月有声:微风吹过树林,树叶沙沙作响。 5. 夜凉贪坐久:因为夜晚的凉爽而长时间地坐着。 6. 幽极觉愁生:由于深夜的寂静而感到忧愁。 7. 晨光动:清晨的光芒照耀万物。 8. 劳劳愧此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野色依依入露荷,分明昨夜醉闻歌。 【注释】:依依:轻柔的样子。 【译文】:田野的景色温柔地融入了露珠和荷叶之中,似乎可以感受到昨夜那歌声悠扬回响。 遥怜水阁疏灯上,渐觉南朝夕照多。 【注释】:水阁:水中的小楼。疏灯:稀疏的灯光。 【译文】:远处的水楼上,稀疏的灯光映照着水面,逐渐觉得南方的阳光多了。 满眼江山生福慧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吉水三曲滩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失落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暮天群动息,惘惘惜孤清:傍晚时分,所有的动静都消失了,我独自一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寂寞。 2. 岸柳愁中老,樯灯雨外明:岸边的柳树在忧愁中已经苍老了,而船上的灯火在雨外却显得格外明亮。 3. 悲来已陈迹,何处著平生:悲哀的情绪涌上心头,但那些旧事已成往事,我在何处寻找自己的一生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