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震
我们需要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含义。 逐句释义: 1. 挽郭嵩焘联 - 这是一首诗中的对联,旨在哀悼和纪念郭嵩焘这位历史人物。郭嵩焘是清朝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政治和社会改革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2. 与文正首定吁谟 - 这里的“文正”指的是郭嵩焘,“首定吁谟”表示他首次提出或确定了某种政策或措施。 3. 晚岁亦同膺俗谤 - “晚岁”指晚年时期,“膺俗谤”则是指遭遇普遍的非议或诽谤。 4.
挽孟华联 孟生真绝伦,姓名独脱熹平党(孟浩然与王昌龄、常建同为唐代著名诗人,而“熹平党”是唐宪宗时的一个政治集团。); 我病几死,哀感难调子敬琴(子敬,即张芝,晋朝书法家,善写章草,相传有《张芝法书千字文》。)。 注释: 挽孟华联:指代对孟浩然的哀悼之辞。孟浩然,字孟山都,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诗派诗人,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并称“王孟”。 髯真绝伦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及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综”“横览”“封侯”的注释。 【答案】 ①综合中西文化思想;②广泛学习研究;③在遥远的万里之外建立功名事业;④不因个人世袭的爵位而满足于做官
这首诗是关于小学堂的描述,通过描绘学堂的面貌和学生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于儿童教育和成长的看法。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理解: 译文 听说四境之内,私塾全部得到改良。 进城时低声哭泣,听我唱歌学堂。 古祠遮蔽风雨,门前写有“皇皇”。 中庭摆放偶像,教室设两厢。 童子颇活泼,鱼贯而雁行。 也有四五辈,面目渐渐老苍。 乱发垂过耳,垢腻无完裳。 列坐乃凌乱,争就檐隙光。 讲师进入讲席,气静声不扬。
这首诗是一首民歌,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自治的渴望。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哀自治 -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治”。 2. 歌罢学堂歌,听我歌自治。 - 在学堂的歌之后,我想谈谈关于自治的事情。 3. 客从边隅来,为述边隅事。 - 一个客人从边远地区来到这里,并讲述了那里的一些事情。 4. 山城如斗大,四乡可区记。 - 山城很小,四周可以清楚地记住。 5. 谁家富田园
这首诗是送侄子去美国入哈佛大学的诗。诗人表达了对侄子的深深期望,希望他能够在美国取得更好的成就。 首句“厌世非人情”,意思是说,人们通常都希望生活得更好,但是当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大多数人往往会选择放弃,这不符合人情。 次句“衰年望子侄”,意思是说,在人生衰老之时,最希望的就是子孙能够有所作为,这也是一种人之常情。 第三句“送尔万里行”,意思是说,我要送你去万里之外的地方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游花坞至白云堆僧舍午饭》,以下是逐句的翻译: 1. 春山无尽藏,有云自深曲。 - 诗句大意:春天的山林无边无际,云雾缭绕在深处。 - 注释:春山,春天的山;无尽藏,形容其辽阔无边;有云,指山上云雾;自深曲,从深处曲折。 - 赏析:这是写景诗,通过描绘春天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2. 随处著茅庵,窅然寄心目。 - 诗句大意
【诗句释义】 暑夜雨初过平明泛舟出南湖 暑热的夜晚,雨刚刚停歇。天刚放亮,我就乘船从南湖出来游玩。 昨夜南山雨,雷峰净如拭。 昨晚下了一场大雨,雷峰塔被雨水洗得一尘不染。 澄波倒天影,云来满湖石。 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天空的影子,白云飘满湖中的石头。 石底一星明,馀光随桨没。 在石头底部投下去的一根木棍,余晖跟着船桨消失在湖中。 忽惊鸥背红,荷边上初日。 我突然被一只飞鸟惊扰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晓发铜青峡望贺兰山绕河套北行:早晨出发,从铜青峡望向贺兰山和黄河。 - 入塞复出塞,黄河如奔马:进入边塞后又出来,黄河像一匹奔跑的马。 - 捩舵贺兰山,谁是重来者:扭转舵柄指向贺兰山,谁又能再回来? - 一发见中原,惝恍泪盈把:一发(指箭)射出就能见到中原(指朝廷),恍惚中泪水盈满了手。 - 沙飞万里黄,月出半轮赭:沙漠上飞扬起千万里,月亮出来一半是赭色(红色)。 -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它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病愈后,回到金陵旧居时,与散原相见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南高峰晴北峰雨,攀天几度悲重阳。 南高峰晴朗,北峰下雨,这是一幅秋日的风景画。然而,作者却感到悲伤,因为他已经攀登了几次秋天的高峰,感叹时光的流逝。 2. 今年重阳两病叟,闭门与世殊沧桑。 作者今年生病了,不能出门赏秋,只能关上门,感叹世事的变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