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无尽藏,有云自深曲。
随处著茅庵,窅然寄心目。
云根函一窗,万竹深如束。
日午云不归,浓阴补山绿。
净理不可举,钟声来断续。
孤筇身外身,幽往迷前躅。
檐隙坐相忘,春去了无触。
古佛野僧旁,茶香饭初熟。
一饱不愿馀,人生几陵谷。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游花坞至白云堆僧舍午饭》,以下是逐句的翻译:
- 春山无尽藏,有云自深曲。
- 诗句大意:春天的山林无边无际,云雾缭绕在深处。
- 注释:春山,春天的山;无尽藏,形容其辽阔无边;有云,指山上云雾;自深曲,从深处曲折。
- 赏析:这是写景诗,通过描绘春天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 随处著茅庵,窅然寄心目。
- 诗句大意:随意建起的茅草房屋,寄托着我的心灵和情感。
- 注释:著,建造;茅庵,指简陋的茅屋;窅然,遥远的样子;心目,心灵。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 云根函一窗,万竹深如束。
- 诗句大意:云层之上的屋檐下,万竹丛生,形成一道深深的绿色屏障。
- 注释:函,环绕;深如束,深得像束在一起一样;万竹,形容竹子众多;深如束,像被束起来一样深。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竹子和云雾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秀美的山水画卷。
- 日午云不归,浓阴补山绿。
- 诗句大意:太阳落山时,云雾还未散去,为山林增添了一抹翠绿。
- 注释:日午,太阳落山的时间;云不归,指云雾未散去;浓阴,浓密的树荫;补山绿,为山林补充了绿色的生机。
- 赏析:这句诗以日暮时分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
- 净理不可举,钟声来断续。
- 诗句大意:清净的道理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钟声。
- 注释:净理,指清净、纯净的道理;不可举,难以言表;钟声,指寺庙中的钟声;断续,指声音断断续续。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禅理的领悟和对于宗教仪式的独特感受。
- 孤筇身外身,幽往迷前躅。
- 诗句大意:独自行走于山林之中,仿佛已经超脱世俗,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 注释:孤筇,独自行走时使用的拐杖;身外身,即超脱尘世的境界;幽往,指深入林间;迷前躅,指迷失了前行的道路。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山林中独自行走的情景,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 檐隙坐相忘,春去了无触。
- 诗句大意:在寺庙的檐下坐下,忘却了自己的一切,春天也变得不再重要。
- 注释:檐隙,寺庙檐下的空隙;相忘,忘却一切;春去,指春天过去;无触,不重要。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得失的淡泊和对于大自然的热爱。
- 古佛野僧旁,茶香饭初熟。
- 诗句大意:古老的佛像和野僧旁边,茶水和饭食已经准备好了。
- 注释:古佛,指古老的佛像;野僧,指生活在山林中的僧人;茶香饭初熟,指饭菜已经准备好散发出香气。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古老佛像和野僧以及茶饭的准备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寺庙周边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 一饱不愿馀,人生几陵谷。
- 诗句大意:吃饱了不想再吃其他食物,感叹人生如山谷般起伏不定。
- 注释:一饱,指吃饱了;余,多余的食物;陵谷,指山谷;几陵谷,形容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物质欲望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