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震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语言的鉴赏。作答时,先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分析诗句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最后分析诗句的艺术手法和作用。 本诗前四句写诗人清晨出城,一路鸟鸣声不绝于耳。初升的太阳照在高高的树木上,远处的山被郁郁葱葱的树阴遮住。“鸟声杂悲喜”一句表明作者对鸟鸣声的感受;“何处觅禅关?潭空竹烟起”写出了诗人对佛门的向往。“放逐曾经此”是说自己曾放逐过,现在却来到此地
这首诗由杜甫创作于763年(唐代宗永泰二年)春,当时他正在夔州。 逐句释义及译文: - 登剑门峰拂水桥:登上了剑门山,走过了一座桥梁。 - 鱼贯出层岚:鱼鳞般密集的船只穿过层层的山岚。 - 帽檐欹晓日:帽子斜倚着清晨的太阳。 - 咿哑答鸟声:仿佛在回答鸟鸣声。 - 风舆坐超忽:乘坐着风车行驶得很快。 - 直上穷窅如:一直向上直到看不见尽头。 - 下临诧奇绝:从下面看去觉得非常奇特。 -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朝寻外湖山,暮踏里湖月。 - 解释:早晨寻找外湖的山峦,晚上踏着里湖的月光。 - 注释:“朝”、“暮”表示时间,“外湖”和“里湖”是西湖的两个部分,分别位于西湖的不同方位。 -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日出和日落时,分别在不同的湖面上欣赏景色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2. 烟水小朝廷,南渡君臣热。 - 解释:烟波渺渺中隐约可见的小朝廷
【注释】 1. 独昵近:亲近,接近。昵,亲昵。 2. 烟江景:指烟雾缭绕的江景。 3. 衔江:江流蜿蜒曲折。 4. 红树:岸边的红树林。 5. 云光淡相染:云彩淡淡的,仿佛被树木染上了颜色。 6. 天无成古锦:天空没有变成古代的织锦。 7. 山水无定形,奇变出心影:山水没有固定的形态,而奇峰怪石却能映衬着作者的心影。 8. 未成浮海愿,弥觉天机永:没有实现乘船出海的愿望
诗句释义 1 晴江啼画眉:晴朗的江面上,有鸟儿在啼叫。 2. 烟屿如浮杯:烟雾缭绕的岛屿如同漂浮的酒杯。 3. 有山不真隐:虽然有山,但并不真正隐遁。 4. 游钓皆凡材:游玩和垂钓的都是平凡的人。 5. 郁郁旋螺门: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着螺旋形的山门。 6. 一水争潆回:一条河流在这里交汇、曲折回旋。 7. 风日不到处:没有风也没有日照的地方。 8. 古祠傍山隈:古老的祠堂紧靠着山边。 9.
注释: 1. 和散原游桐庐至七里泷钓台作次原韵:和散原一起游玩桐庐到七里泷钓台。 2. 却病始登山:治疗疾病开始爬山。 3. 三度憩祠屋:在祠堂休息了三次。 4. 风日老蒹葭,欲往迷前躅:风吹日晒,草木凋零,想往前走却迷失了方向。 5. 从容理归棹,水流山簇簇:慢慢地整理着船只,看到水波涌动,群山环绕。 6. 暮色苍然来,人天渺一粟:夕阳渐渐落下,天地间显得渺小而模糊。 7. 漏釜燃湿薪
诗句翻译:在会稽山,同潜道人登上禹陵,寻找着大禹的遗迹。 “漾舟寻禹穴”中的“漾舟”是指泛舟而行。“禹穴”指的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百里同春风”中的“百里”指的是很长一段距离。“同春风”形容的是大禹治理洪水后,大地恢复了生机,人们的心情也像春风一样愉悦。 “桑麻翳平野”中的“桑麻”指的是田野上的农作物,如桑树和麻类植物。“翳”有遮盖的意思,所以这句话是说田野上布满了绿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在重阳节登烟霞洞时所作。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注释和赏析: 1. 丁巳重九日登烟霞洞读仁先六截句感赋即赠 - "丁巳"指的是农历的日期,"重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即重阳节。 - "烟霞洞"是一个地名,位于现在的中国浙江省。 - "读仁先六截句"是指朗读诗人杨万里的朋友李仁先所作的诗中的六个部分。 - "感赋即赠"是指对这六个诗句进行了感怀并赋诗作答。 2.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七里泷》。 【注释】 - 山川以人重:指人们重视山水,也指人们因山水而敬重的人。 - 风日信清美:风和日丽,景色非常美好。 - 子陵有钓台:指东晋名士严光,字子陵,他曾经在浙江桐庐县的钓鱼台上隐居。 - 盘曲七里泷:形容七里泷的曲折蜿蜒。 - 当年蹈海人:指古代传说中的越王勾践,他曾在海边蹈水而行。 - 晞发曾经此:指古代传说中的孔子曾在这里洗头。 - 天在万山中
【注释】 1、韬光寺:位于浙江杭州,为南宋时所建。 2、同:一同。 3、山光中:指山水之间。 4、奇峰:奇特的山峰。 5、名韬光:这里指韬光寺的名气。 6、万象:一切景象和现象。 7、吞吐:吞纳,包容。 8、灵隐:地名,在杭州。 9、幽境:寂静的环境。 10、廊庑(wǔ):房屋四周的走廊。 11、扪萝(mén luó)接虫语:手摸着树枝听知了鸣叫。 12、含霜:指山间云雾缭绕。 13、冲风一雁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