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震
独游灵峰寺 【注释】 1. 野寺泉无源:指寺庙的泉水没有来源。 2. 名山僧必俗:名山的僧人一定有世俗的一面。 3. 不寻山外山,转受烟霞梏:意思是说不去探索更深的山林,反而被周围的烟霞所束缚。 4. 灵峰十里遥:灵峰寺距离这里大约十公里远。 5. 秋色满平麓:秋天的景色在山下平地上铺展开来。 6. 微闻钟磬音,寺门隐乔木:听到远处寺庙内隐约传来的钟磬声,而寺门却掩映在参天大树中。 7.
【注释】 ①世转无穷境,人生有收束:世道在不断地改变,人生也有着结束的时候。②老寻湖上庐,沧桑了无触:我在年老之时寻找着湖上的住所,经历了沧桑世事却毫无感觉。③一篱分割据,图史罗百族:用一篱笆划分开的地方,可以画出许多族群的图和史。④借君寒菜畦,画此井田局:借用你家的寒菜地,画下这个井田的布局。⑤我自娱寂寞,君还课耕读:我独自娱乐在寂静中,你还要教导耕种读书。⑥童稚禀礼法,山水含亲睦
这首诗的作者为钱厚斋,他收到了梅二树的赠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连阴四海昏,一雪千山洁。 注释:“连阴”指连续的阴天,“四海昏”意味着整个天下都昏暗不明。“一雪”是说下了一场大雪,“千山洁”则形容雪后山上一片洁白。整句意思是大雪覆盖了大地,使得整个世界变得清晰。 2. 冻鸦如我闲,朦胧戢双翼。 注释:“冻鸦”指的是被雪覆盖的乌鸦,“如我闲”表示它们好像也悠闲得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游云栖谒莲池大师塔 云栖背西湖,浩荡宜江景。 到门山又合,步步人孤冷。 莲池旧道场,僧众具纲领。 略参入世法,肃客进瓯茗。 无住方味禅,入林忽思笋。 率性本自然,觉妄异俄顷。 深廊昼悄悄,寒翠上襟领。 还寻祖师塔,飞雨过峰顶。 万竹无一斜,烟云自严整。 始知物象微,戒力常昭炯。 嗟余脱世网,颓放失修绠。 坐收海潮音,胜闻晨钟警。 窅然吾丧我,遒境倘可引。
剑臣雨中过觚庵留二日与子廿年交,冠裳弄恢诡。 动驰身外名,妄念参悲喜。 真到天地翻,相看只如此。 出世岂空言,吾庐枕秋水。 译文: 与子二十年的交情,我身着官服,玩弄着恢诡之术。 我奔波于名声之外,妄想之心掺杂着悲伤和喜悦。 当真意达到时,天地翻转,我们彼此相望,如此而已。 出世并非只是空话,我的居所傍依着秋天的水面。 愧无辟谷方,炊烟时常升起。 等身若众木,回心向初地。 始知在寂静之中
【注释】 晓起:天亮起来。满觉珑:山名。唐李朝威《柳毅传》载,柳毅夜遇洞庭龙君,龙君以女红绡赠之。后因思恋,遂化为柳树,立于江边,形如女子而能言语。 乍乍:忽然,突然。 纸窗明:纸糊的窗户明亮。 悠悠百虫绝:百虫停止鸣叫。 渐生今日意:渐渐产生了今天的想法。 言寻:寻访。 香后悟真空:闻到桂花香气后悟到了空灵的哲理。 云山:指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色。 沧浪:大波浪的意思,这里借指世事。 支离叟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湖居与仁先结邻赋呈四首 - 西湖天下奇,移步各殊形。 - 西湖的美是无与伦比的,每一步移动都能感受到不同的风景。 - 西湖:中国的著名湖泊。 - 移步各殊形:指随着位置和角度的变化,看到的景色也不同。 2. 传之画师稿,意匠存模型。 - 遂令游观客,颠倒遗性灵。 - 游客们被画作深深吸引,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 传之画师稿:通过画师的草图或初稿来展示。 -
这首诗的译文是:西溪的黄昏烟霭送走了归客,船儿飘荡在湖面,微风猎猎。湖边的芦苇花淡白如雪,夕阳染得紫气腾腾,仿佛要分出雁背的颜色。颓败的云霞掠过山脚,一角秋光幻成金色碧玉。天边欲暝不暝,我怀疑是雨还是晴,心情萧瑟。想起看君山元气时,沧波一逝各成翁。请将今日西湖影,写入生平云梦胸。 注释: 1. 西溪暝烟 - 西溪的黄昏烟霭。暝烟,指天色已暗,雾气朦胧。 2. 艇子落湖风猎猎 - 小船在湖上飘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歌的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注意不要遗漏。如“灵山一夜雪,万象立于定”中“灵山”指佛教所说的清净庄严之山,即佛家所讲的极乐世界;“万象”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现象,这里指大地;“立于定”指万物静止不动,都安住于清净之地。再如“万瓦皆明镜”中“万瓦”指寺庙屋顶上的瓦片
丁巳年春天,诗人来到狮子峰。他欣赏山居的生活,与游玩观赏不同。 在大自然中,诗人品味着物外的情意,感受着阴晴变化中的悲喜交织。 狮子峰巍峨壮观,隐藏在万山之中,其神秘莫测让人心生敬畏。 瓮底的海潮声和烟中古苔的色调,让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韵律和色彩。 泉水的声音仿佛消失了,这让诗人感到声音已无法传达到他的耳边。 山中的僧人惊讶于他的年龄,让他想起了过去的事。 龙泓水草横生,生活如发丝般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