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震
【注】吴子修:作者的自称。丈约游西溪:指在西溪游玩。西溪:位于杭州城西,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湖泊和园林。九月水清绝:九月的时候,西湖的水清澈得没有一丝杂质。流入法华浸山骨:指西湖的水流入了佛教圣地法华寺的地下。 掠波艇子轻于瓢:用小船在水面上划行,船体很轻,好像一只倒扣的小瓢。满载秋光款游客:载满了秋天的景色,欢迎来游览的人。 山僧解事列藏轴,觅遍题名感陈迹:山中的僧人知道很多事情
【注释】 ①厌乱托逃暑:厌倦纷乱,借以逃避暑热。厌,讨厌;托,寄托;逃暑,躲避酷热。适可聊自娱:只是聊且自娱自乐。适,只;可,表示推测语气;聊,姑且;娱,娱乐;自娱是说自己娱乐自己。况有素心人,同就湖上庐:何况还有素心之人,与我一同在湖边的茅庐中。况有素心人是说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素心人,即纯洁的人,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同就湖上庐指一起住在湖边茅屋中,过着清静的生活。 ②今夜天气佳:今晚天气非常好
湖居与仁先结邻赋呈四首 平湖寒不风,曙光隐微月。 自起开柴扉,霜篱犬争出。 昨宵闻夜渔,灯火倏明灭。 惊尔花底眠,狺狺任呵斥。 日出辨鸟声,又入东邻壁。 心知一饭难,甘充两家役。 跳浪非不豪,帖耳听悚息。 老至惜物情,生事同悽恻。 君看麋鹿性,忍受嗟来食。 注释: 1. 平湖寒不风,曙光隐微月。 - 平湖:平静的湖面。寒不风:形容湖面上没有一丝风,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曙光: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注释】 飞鸟入深谷:指诗人在幽静的深山中,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遗我以窅然:指诗人得到自然的恩惠。窅然,深远的样子。遗,赠送。深谷,指深山。坐看风炉烟:指诗人在静坐时欣赏着炉火中的烟雾。韩子就今懦:指韩愈(768—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今,现在。懦,软弱。蒙叟尊神全:指陶渊明(365—427年),东晋时期著名田园诗人,崇尚自然,不慕名利。尊,尊崇。神全,精神完整。苟能通此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寄李梅庵道士》。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沧桑一道士,矮屋坐萧爽。 - 这句描述了李梅庵道士的外貌和生活环境。“沧桑”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沧桑,这里可能暗指他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沧桑。“矮屋”指的是简陋的住所,而“坐萧爽”则描绘了道士在简陋环境中依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高。 2. 得食有童心,黄冠仍大颡。 -
注释: 1. 乙卯上巳日修禊十刹海分韵得洒字:在乙卯年的上巳日举行修禊(一种古代祭祀活动)时,我在十刹海分韵作诗,得到“洒”字。 2. 八年不到十刹海,泼眼春光忍抛舍:已经八年没有到过十刹海了,眼前的春光让人不忍心离开。 3. 旧时燕子再来人,相逢同是悠悠者:旧时的燕子又回来了,而我们都是悠哉游哉的人。 4. 词流老去抱冰死,犹傍宫墙作春社:词人老了,抱着冰而死,但还在旁边宫墙旁做春天的祭礼。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夜读散原诗,矮屋环冬青。(夜读散原先生的诗歌,矮屋环绕着冬青树) - 注释:冬青是一种常绿植物,常用来象征坚毅和持久。在寒冷的夜晚,围坐矮屋读诗,周围是冬青树,营造出一个静谧而温暖的氛围。 2. 叙乱托鬼语,叱诧来精灵。(通过鬼话诉说混乱之事,让幽灵显现出来) - 注释:这里“叙”可能指述说或叙述,“乱”可能指混乱、动荡。通过鬼语讲述混乱之事,使幽灵显现出来
这首诗是石遗古君子在斋中宴集的即事赋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石遗古君子,疏瘦如寒竹。 石遗古君子指的是石遗先生,他身材高大,气质高雅,如同竹子一样清高。 闭门非此世,宁受时名牿。 石遗先生选择隐居,拒绝世俗的名利诱惑。 一饭每矜严,选客常不足。 石遗先生每次吃饭都十分节俭,但客人却常常不足。 沧桑眼底人,屈指几名宿。 岁月的变迁使得人们变得憔悴,屈指算来只有少数几人还能坚持。
【注释】 ①菰蒲: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茎叶可食。 ②灭烛:熄灭蜡烛。 ③荷边:荷叶边缘。 ④湿萤:即露萤,指萤火虫。 ⑤安得:如何能得到。 ⑥沧溟:大海。 ⑦变尽:全部变成。 ⑧变尽沧溟色:指海天一色。 【译文】 卧在湖庄的茅屋里,我听着那菰蒲的声响。 推开窗门,感觉有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 熄灭了油灯,等待曙光的到来,只见湖边荷叶上,微微露出一点月光。 那些萤火虫渐渐稀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菊花的热爱,以及他如何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笔下的菊花,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更是他内心世界的反映。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1. 潇洒陈孟公,有俗无不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独立。他认为只有抛弃世俗,才能保持自己的本色。 2. 手写咏菊诗,闭门自成世:诗人在写诗时,不受外界干扰,独自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