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
【赏析】 《南浦·春水》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江南春景,下阕抒发伤别之情。上片以“柳”字为线索,勾勒出一幅春日江边送别的情景;下片则以“泪”字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离别时凄清哀婉的情思。全词意境清新、委婉、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1. 嫩染碧鸥(yòng rǎn bì ōu):形容新绿的颜色。 2. 傍(páng):通“旁”,旁边,附近。杨枝:即杨柳枝
【注】:凤帕题红,鹅笙吹雾。梦中哽咽天涯语。细篁幽籁独来时,玉鸦啼过南塘路。 一髻遥山,三春柳絮。十年闲事匆匆度。高楼极目到平芜,斜阳一抹伤心处。 译文: 凤凰绣帕上题着红色的字句,鹅毛笙在雾气中吹出美妙的音乐。在梦中哽咽地诉说着遥远的话语。独自漫步在细长的竹林中,仿佛听到了鸟儿的叫声。远处的山峰宛如一髻,春天的柳絮飘散在空中。过去的十年里,我忙于各种事情,没有时间欣赏美景。现在站在高楼之上
【注释】拜星月慢: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桥仙”“喜迁莺”“锦江月”等,双调,六十字,上片六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三平韵。缺月,指月亮不完整;墙阴,指月光映照在墙上;幽香坊角,指香气飘散到街坊角落;砧声微度,指砧石击打声隐约可闻;依旧,还是;风情,这里指情态或情意;纹窗烟雾,指窗户上的花纹映入烟雾之中;如梦,像梦境一样;欹红软翠筵底(yín hóng wǎn cui yán dǐ)
诗句:伏枕垆烟睡起迟。鬓边风信玉梅枝。小山残雪梦回时。 译文:我躺在炉火旁的床上辗转反侧,醒来时已是黄昏时分;鬓边吹来的春风带来了梅花的香气。梦中还残留着小山的残雪和往昔的回忆。 关键词:伏枕、风信、玉梅枝、小山残雪、梦回时 赏析:此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慵懒状态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通过描述炉火旁的睡眠、春风中的梅花香气以及梦中的残雪和回忆,诗人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沉思的生活态度
下面是对该词的逐句解读: 第1句:【隐隐津亭叠鼓催】津亭,古代渡口附近的建筑。叠鼓,指在津亭边不断敲响的鼓声。隐隐,形容鼓声隐约传来。 第2句:【殷勤从与劝离杯】殷勤,意为殷勤款待,此处指殷勤地劝饮离酒。从与,表示随从。劝,意为敬酒劝人饮酒。 第3句:【高楼红袖首重回】红袖,形容女子穿着红色衣袖。高楼,代指宴会场所。首重回,意指头一次又回来了。 第4句:【故国寒砧传晚信】故国,指故乡。砧
浪淘沙 · 壬子海上王子展丈出视近作落叶词,属和,爰填小令奉答 雁背闪孤光。垄首云黄。小楼一角褪斜阳。蓦地卷帘人睡起,满地啼螀。 无语点离觞。别有愁肠。拚将残稿画潇湘。添个流人三两辈,同话沧桑。 注释: 雁背闪孤光:大雁在天空中飞过,留下一道孤独的光辉。 垄首云黄:田野上覆盖着金黄色的云彩。 小楼一角褪斜阳:小楼的一角被夕阳的余晖照射。 蓦地卷帘人睡起:突然听到有人从睡梦中醒来,卷起帘子。
【注释】 翠拥红幢:形容春色美好。琼壶窈窕:指春天。宿雾搓酥,断霞凝粉:指晚霞如脂,云气缭绕。帘卷恰对秾(nóng)芳:帘幕轻垂,正好与繁花相映。珠楼灿晓:晨曦中,珍珠般的楼阁灿烂辉煌。鲛缃:一种丝织品,此处指丝线。一春蜂蝶:一个春天里,蝴蝶蜜蜂都飞来采蜜。银潢:天河。 【赏析】 这首词写春景之美及作者对美好春光的无限留恋。全词以“春从天上来”起句,写春光之明媚、春意之浓丽
【注释】 颒玉秋香:指用香水洗玉。 裁云粉絮帘前:指用白纸剪成的云朵、柳絮,挂在帘子前边装饰室内。 莫把寻常花月恨:不要因为平常的花开花谢而感到怨恨。 谱入钿筝旧雁弦:把《阳关三叠》的曲调填入新作的筝曲中。 春城:春城即长安。 兰桡:船桨。 荔浦:地名。唐时岭南地区荔枝产地。 锦被:丝织品。这里泛指华丽的帷帐。 冷落闲门:冷落的门户。 【赏析】 《破阵子·柳下笙箫庭院》
【注释】 秦楼月:即《鹊桥仙》,又名《金缕衣》或《鹊桥仙·纤云弄巧》。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七夕节歌辞。“银塘”“流萤”“花梢微雨”,都是描绘七夕时的景象,“曲阑干畔梧桐树”是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的景致。“惊鸿”是形容女子轻盈美丽的姿影,“偷觑”是形容女子偷偷地看人的意思。 【译文】 银河两岸,路旁的草丛里,有萤火虫飞去,夜色凉清,有几阵小雨落在花枝上。 那阑槛边的梧桐树上,桐树的阴影斜映着窗子
【注释】 掩屏山:屏风上画着山峰。斜亸(duǒ):形容女子慵懒无力的样子。云鬟:指女子的发髻,这里指头发。锦衾:绣有花纹的被子。半堆人未还:指自己还在等丈夫回来。阑珊:指时间已晚,灯火将尽。双鱼:指书信。风讯:风声。小:指快。湓浦:今江西九江市。潮回:潮水退去。晓莺啼:天刚亮时,黄莺在啼叫。残梦迷:指睡梦中还梦见他。悔教:后悔当初不该轻易地分别。轻别迟:指当初不该轻易地分离。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