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
以下是对《浣溪沙》的逐句释义和相关赏析: 1. 诗的原文: 阅尽千花泪湿衣。东风南浦未成归。萋萋芳草伯劳飞。 几日江楼同旷望,碧云萧澹楚天垂。天涯何事与心违。 2. 诗句释义: - “阅尽千花泪湿衣。”:经历了无数的花朵,眼中充满了泪水,衣裳也变得湿润。 - “东风南浦未成归。”:在温暖的春风中,我向南岸的浦江走去,却未能成功归来。 - “萋萋芳草伯劳飞。”:长长的芳草中,伯劳鸟正在飞翔。
【注释】 丁亥:即宋孝宗隆兴二年。岁暮即事:指一年即将结束。 妨:妨碍。毂(gǔ):车轮的中心部分;这里指车轮。 澹(dàn)日:淡淡的日光,指落日。 缺月幽坊:缺月,指新月。幽坊,偏僻的小胡同。 屈指:用手指计算。韶光:美好的时光。 短长:指是非曲直、功过是非。 【赏析】 《采桑子》词调名,又名“贺新郎”。此词作于宋孝宗隆兴元年冬,作者时年三十三岁
诗句: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在春末的暮色中,落花如残红一般逐渐褪去颜色,而新长出的青杏还带着几分稚嫩。燕子在天空中飞翔,水面上绿意盎然,仿佛与人间的小家围住相映衬。枝头的柳絮被轻风吹拂,似乎也显得稀少起来,但无论走到哪里,天涯海角总有芳草萋萋。墙里的人在秋千上欢笑
【注释】台城:即金陵城,故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北岸。会同社:宋元时期士人组织的诗词唱和团体。北极阁:位于南京城南清凉山之巅,旧有楼阁,为登高观览之所。燕字:指《楚辞·招魂》中的“燕”。 【赏析】此词是作者与同社诸子于重九节登上北极阁的登高之作。上片由景起兴,描绘了秋日台城的清幽景象;下片由情入景,抒发了对往事的感怀。全词意境凄清,情感深沉。 【译文】翠微亭前的秋草台阶上的苔藓很稀少,前次游玩时
【注释】 ①庚寅:宋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十二月廿八日:指立春日。 ②疏疏银雪霰林塘:疏疏,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银雪,指白色的雪花;霰,小的冰粒;林塘,池塘、水潭。 ③云影逗微阳:云影映衬着阳光。 ④盼到:盼望。 ⑤何计遣韶光:用什么办法来驱逐这韶光呢? ⑥早梅犹自亚闲房:早梅花开在屋旁的空地上,还是那样娇弱。亚,同“压”。闲房:空房,即屋旁的空地。 ⑦寒减旧衣香:寒意减轻了
【注释】 庚寅:年号;除夕:旧时农历一年最后一天。 斋盘:祭品;帏火:帐中的灯火。 【赏析】 《浣溪沙》是词牌名,《浣溪沙·庚寅除夕》是词的标题。作者用“梦断香销”来写自己对即将逝去的一年的回忆和感慨。“桃符空映旧疏棂”,以桃符喻人,说明自己虽然已经老去,但仍然希望人们像对待桃符一样尊敬他。“斋盘帏火伴残更”,以“斋盘”代指祭品,以“帏火”代指灯烛。这是说,在除夕之夜,他一个人默默地对着祭品
采桑子 · 丁亥岁暮天涯岁晚催归急,豚砦鸡栖。尽室同携。烟水家风老布衣。 寒宵拥絮愁无那,灯影迷离。梦影依稀。迢递霜钲月向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涯岁月已经很晚了,催促着我们赶快回家,家中的小猪和公鸡都安静地休息了。全家一起携带着行李,走在通往家门的路上。 寒冷的夜里我抱着被子,心中充满了忧愁,无法入睡。窗外的灯光在朦胧中摇曳,月亮也显得暗淡而低落。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作者借对金陵旧事的回忆,抒发了人生易逝、岁月难留的感慨。上阕追忆当年繁华;下阕则以“回首前尘”点题,表达了对往昔荣华富贵的无限感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 【答案】 移家偏向秦淮畔,陋巷柴荆。纸帐疏棂。轧轧鸣机隔院听。 当时裙屐风流歇,几许飘零。回首前尘,拄颊钟山两鬓星
【注释】 南歌子:词牌名。 晚霭低平楚,轻寒上小楼。丝丝微雨漾帘钩。翻作一番风景、替人愁。——首句交代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对酒孤欢赏,看花近白头。天涯早道倦清游。准拟归期何事、又淹留。——下片抒发感慨,写羁旅之愁。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罢官后在外地闲居时写的。全词从“晚霭”、“微雨”等景物落笔,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江南水乡图。词中虽无“愁”字,但句句含着“愁”,情味隽永含蓄。
诗句: 灯晕冷,残梦忒零星。 译文: 夜已深,灯火朦胧,梦中的景象显得零乱而模糊。 注释: - 灯晕冷:指灯光映照出的暖意与周围环境的寒冷形成对比,给人一种静寂而冷清的感觉。 - 残梦忒零星:梦境已经结束,留下了零散的记忆碎片。"忒"在此处表示程度,强调了梦境的不完整和片段性。 赏析: 这首《忆江南·题疏灯残梦图为痴云作二首》通过描绘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