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
【注释】 绯苣同心,灵鹣共命:指男女相恋。绯苣,一种花。灵鹣,传说中的神鸟。 梅边:梅花盛开的地方。 华鬘(huā màn):华丽的发髻。 璇玑(xuán jī):北斗星名,这里比喻才华出众的男子。 福慧平分:佛家语,指人的智慧和福气相等。 韵事:风雅之事,指诗词文章。红闺:指女子居室。 石城:今江西上饶县,为宋代诗人陆游之故乡。 东邻:东面的邻居。 璧月:玉环,这里指月亮。 锦瑟:一种琴。
【诗句注释】 1. 海国秋光,山城夜雨:海国指海上,泛指远离故乡的地方。秋光指秋天的景色。山城指山中之城,指诗人所在之地。夜雨指夜晚的雨水。 2. 梦回重理闲羁绪:梦回意为梦境回归,重新整理过去的闲暇时光和心情。闲羁绪意为闲散的思绪。 3. 狂踪收拾到丹青:狂踪意为放荡不羁的足迹,收拾到丹青意为将过去的放纵行为整理成画卷。 4. 关河历历消魂处:关河指山河,历历指清晰可见
满江红 · 戏题小影袅袅青衫,问今日、寄愁何地。敢分是、今想无福,他生修慧。宝玉红楼难比洁,痴珠秋月徒空瘁。祗亦花、宝鉴一春航,差堪拟。 多情种,平交谊。忧幽病,相思泪。算酒边人外,诸般滋味。五噫行歌志到隐,七年淹席惟思睡。待安极、穿冢傍要醒,吾其已。 注释: - 这首诗是作者以“小影”为题所作的一首词。 - “袅袅青衫”,形容人物的衣着轻盈飘逸。 - “问今日、寄愁何地”
金缕曲·走视紫萸墓作欲语心先碎。卅年来、欢娱苦短,年华催逝。只数吴皋同赁庑,少称兰闺清事。又一刹、蓬飘海澨。自尔钗钿看尽彻,问何曾、一日舒眉翠。愁与病,相料理。 城南老屋青镫里。恁几回、忍饥待我,夜寒无寐。凄绝平生先死愿,总算而今信矣。甚为我、前驱蝼蚁。铁轨城阴遥映带,更白杨、荒冢悲风起。报君者,仅如此。 注释: - 欲语心先碎:想要说话时,心情已经破碎了。 - 卅年来:三十年的时间里。 -
鹊桥仙 · 七夕。用秦少游韵联句 【注释】: 1. 星期七夕:指农历七月初七,即中国的七夕节。 2. 玉沾金风:形容月光映照在晶莹的露珠上,如同被金风轻轻吹拂。 3. 当时佳约等闲看:指曾经的美好约定在不经意间就被忽略了。 4. 尊前擪笛:指在宴会的酒席上演奏笛子。 5. 花间索句:指在花丛中吟诗作对。 6. 银河倒映旧针楼:指在银河下看到过去熟悉的建筑。 7. 怅盼断、帘栊朝暮
浪淘沙 · 乙未花朝病中对雪,今年值闰三月 无力任轻扬。巧糁莺黄。杏花消息隔银墙。应是东皇培闰荚,故勒春光。 注释: - 乙未:农历的年干支之一,这里可能指具体的某一年。 - 花朝:即百花生日,古代以农历二月初二为花朝,这里特指春天。 - 闰三月:农历三月有两个月,闰月则多一闰月,所以称闰三月。 - 莺黄:黄色的莺,这里指黄色的花朵。 译文: 在病中对着雪花,今年是闰三月。 我无力让雪花飘动
谁向灯窗续窈闻。上河风物忍同论。 驼纲坛树几斜曛。 卜肆旧踪呼妙子,书棚清话老遗民。 卅年残梦委芳尘。 注释: - 谁向_____续窈闻:是谁在灯下继续聆听着悠远的夜晚的声音? - 上河风物忍同论:谈论的是上河地区的风物,不忍心用相同的方式去讨论。 - 驼纲坛树几斜曛:描述了一个场景,夕阳下的骆驼队伍和树木显得有些倾斜。 - 卜肆旧踪呼妙子:曾经的占卜摊位,呼唤着那位聪明的孩子。 -
重见萧娘鬓未凋 一曲新词酒一杯 赏析 《浣溪沙》是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 【解析】 这首《浣溪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重逢的美好祝愿。通过对当时欢聚景象的回忆和对友人未来命运的祝福,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情感联结
下面是对这首古诗《采桑子 · 丁亥岁暮即事》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1. 诗句解读与翻译:冲寒八口携家去,矮屋青毡。铛卷同椽。朝日房栊晒水仙。 - 解释:《采桑子》是宋代诗人陈方恪的作品,描述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天里,全家带着家当离开简陋但温暖的小屋,前往江边。这里的“冲寒”指的是严寒天气,而“携家去”则表达了全家一同行动的场景。 - 译文:冒着严寒,全家一起带着家当离开了简陋但温暖的小屋,前往了江边
诗句原文: 白象香城,金瓶海水。何年会得西来意? 无边花雨满人天,可怜重认袈裟地。 影事三生,穷涂万里。拂衣石上人初起。 心魔春怨两俱空,斜阳持钵千山里。 译文注释: 在这座香城的白象之边,有一座名为金瓶的海之彼岸,谁能领悟那从西而来的真意呢? 天空中下着无尽的花雨,仿佛洒满了整个人间,令人不禁重新辨认出曾经熟悉的袈裟之地。 过去的事如同影子一样,经历了三世的轮回;人生旅途遥远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