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习经
携绮儿森儿到畿辅先哲祠看海棠 北学堂前一树繁,入门先觉玩蜂喧。 略空无隙分枝干,别有馀丛似子孙。 并世与谁论甲子,持觞欲直进昆仑。 文襄去久花今在,中有先朝雨露痕。 【解析】 携绮儿、森儿:诗人的二个女儿。 先哲祠:指北京孔庙。 北学堂前一树繁,入门先觉玩蜂喧。 北学堂:在北京孔庙内设的讲学之所。 繁:多而杂乱。 玩蜂喧:形容蜜蜂飞舞的景象。 【注释】 先哲祠:指北京孔庙。 北学堂前一树繁
落日黄沙塞草枯 落日黄沙,边塞的草已枯萎。在落日余晖下,黄沙铺满大地,塞外的景象显得格外凄凉。草原上的草木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只剩下干枯的枝条和裸露的土地,仿佛被无情的风沙吞噬了一切绿意。 朔风凛冽,前夜的雪平铺无痕。北风吹拂着这片荒凉之地,前夜的寒风将积雪覆盖的地面吹拂得平平整整,仿佛是大自然刻意为之。雪花飘洒在空中,无声地覆盖了大地,为这片荒漠增添了几分寒冷的气息。 汉唐遗垒
【注释】: 1. 杂忆三首:作者的组诗。 2. 但无言语镇相看:只有默默地相互望着,无言相对。镇:一作“静”。 3. 自起更衣怯嫩寒:自己起来更换衣服,害怕冷。 4. 王孙归较晚:诗人想起自己的朋友归乡晚了。 5. 笼花薄月夜阑珊:花被月光笼罩,夜色已深。阑珊:一作“黯淡”。 6.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思念友人而作,表现了友人的归期晚。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幽,表达了对友人深情的怀念
以下是对陈麓宾《乞罢客过之方灌菊畦》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投老归来幸未迟:“投老”,意为年老,这里指诗人自己。“归”表示返回,“来”是来到的意思。整个句子表达了诗人晚年归来的喜悦和庆幸。 2. 菊丛犹剩两三枝:“菊丛”指的是菊花丛中。“犹剩”表示还剩下一些。“两三枝”则是指数量不多。这句话描绘了尽管岁月流逝,但仍有菊花残留的景象。 3. 可怜看到平西日
【注释】 失题:指作者失落了诗题。 东风:春风,这里泛指春天。 巾:头巾。 旧欢:过去的欢乐;新梦:新的希望或幻想。 觉:明白,察觉。 车马:载送人的车子和马匹。 中原:这里指京城。 【赏析】 《失题七绝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此诗以“失题”为名,实际上却写得十分贴切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押韵都很恰当。第一句写景起兴,点出伤春落花;第二句写情收束
【注释】 ①夜明:指月光映照得如同白昼。数:指观赏、欣赏。秋星:秋夜的星星,多指北斗七星。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美称。祠中酒:在王孙祠中饮宴时的酒。玉纤:女子的手指。调冰:调制冰块,喻指斟酒。②“又”字是虚词,表示转折。③《太平御览》卷六八七:“《荆楚岁时记》:八月一日,秋社,聚众会神。……七月十五日,作寒食,以火烧兽(即猎杀禽兽)祭先祖。”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
注释: 别任父二首 夜半行郎柘弹空,阑珊春意各西东。 他时独自亲调马,愁见山花故故红。 译文: 夜深人静时,你骑着郎君的枣红色马,在院子里来回走动,弹着空无一人的琵琶,春天的气息在院子里弥漫开去,你的身影向东而去,我向西走去,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将来有一天,我要自己亲自骑马,那时看见山花盛开,却只能看到它那故旧的颜色,心中满是忧愁。 赏析: 这是诗人写给父亲的作品。诗人在这首诗中
乌帽欹斜晚放衙,亚墙风动玉交加。 春阴十日无多雨,清绝曹司白杏花。 【注释】乌帽:官帽。欹斜:倾斜。放衙:官员下班。亚墙:近墙。风动:春风拂动。玉交加:指官帽上的玉饰。曹司:指官吏。清绝:清香而纯净。 【赏析】此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和官员们的生活情景。首句写官员们傍晚才结束一天的工作,帽子倾斜着,显得悠闲。次句描绘了官员们在院子里,春风拂动着他们的官帽,就像玉饰一样闪闪发光。第三句写春天阴天多
【注解】 杂忆三首:指《杂曲歌辞。杂忆》中的三首诗。郁金堂:指华丽的堂屋。轻影:指月光。王孙:指贵公子。矜贵:自高自大。持:持烛。照妆:照亮妆容。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贵公子的夜宴生活。第一句写诗人被邀请参加宴会,在凉爽的初秋月色里,来到华丽堂室。第二句写在灯光映照下,诗人感到惭愧而梦寐难安。第三、四句写王孙公子的矜夸和自高自大,以及他为了取悦美人而自持银烛照明自己的妆容
注释: 丰化寺:即丰化禅院,在江西南昌。 睡起凉痕落簟纹:睡醒了,发现席子上有凉气的痕迹。 远山清瘦似夫君:远处的山峰显得清瘦如你(指丈夫)。 一龛禅寂上灯火:一盏灯放在一角落里,显得宁静而寂静(指僧人)。 黄葛花开秋雨繁:黄葛花在秋天里盛开,细雨纷纷而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诗。首联通过描写睡后簟席上的凉意和远处山峰的轮廓来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