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习经
曾习经是清代诗人,以创作《习经笔记》而闻名。 曾习经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诗歌内涵影响了后世。其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为后世诗人提供了灵感与借鉴。通过深入了解曾习经及其诗歌,人们可以更好地领悟清代诗歌的魅力和深远影响
酒渴引荈听雨达旦
已过花时节,宁论酒圣贤。 解酲烦日注,听雨损宵眠。 岁事麦苗秀,朝饥菜甲鲜。 子桑甘闭户,懒与上琴弦。
雪后偶书
残雪栖庭树,今年春物迟。 斜行临草贴,方竹薛筇枝。 避世南垂谶,投囊闰岁诗。 维摩散花地,谁道无立锥。
题康长素先生游存庐
壮游十一国,存此好楼居。 岳岳乾淳老,冥冥天地初。 一身甘世殉,四海恐邻孤。 不昧已灵事,还思种树庐。
挽梁文忠师三首
圣敬方跻日,还需启沃人。 慭遗艰一老,可赎惮千身。 精爽须眉在,忧危事迹陈。 独弦先十载,敢复诧吟呻。
过汪吏部故宅
平生汪吏部,寂寞见心期。 剩对陶公宅,谁营孺子祠。 疏松犹磊落,秋菊少华滋。 寥落贞亢士,同谁共此悲。
挽麦孺博
志士不得老,夭枉又斯人。 直是肝肠断,休言文字亲。 道穷徒反袂,泪短亦沾巾。 海雨江风地,经过只怆神。
病起趋田诗九首
旱草还伤水,秋风正起予。 孙休艰遇岁,郑缓误攻儒。 芜秽从删治,新诗拟建除。 白茅柔结好,留与护鸡雏。
书何蔚高杂感诗后三首
恸哭西台记,凄凉北狩篇。 自愁过十日,沉恨类千年。 冠冕今真毁,膏兰久灼煎。 向来萧瑟意,归卧在春前。
挽张文襄师三首
国恤方淹岁,凋零及老成。 艰难看世事,枯瘦见平生。 东阁遂虚位,西州空复情。 士夫同一恸,天地正商声。
堀江桥旅馆
板阁微沾酒,朱楼暗上潮。 被熏歌昔昔,帘断雨潇潇。 夜气疑相袭,春红旋欲消。 何因栀子贽,流寓堀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