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圻
眼儿媚·江上 【注释】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宋时有石城垒,后建石头城为金陵(今南京)的外城,故称石头城。酒家,指酒店。倚,依靠。雕栏,栏杆。残照,夕阳斜射的景象。女墙,城墙之上突出的部分,这里指砖砌的墙。苍茫事,指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大事。心事,指个人的忧思。烟,烟雾,这里借指烟火。人间,指尘世。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咏古抒怀之作。 首句起笔点出“石头城畔酒家”。石头城
【注释】: 1.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江天晚步》、《大江东去》等。 2. 壬子: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3. 二月初:农历二月,春天开始。 4. 觉和暖:感觉温暖舒适。 5. 韶华:美好的年华。 6. 绿肥红瘦:形容花草茂盛而花叶渐凋零的春景。 7. 繁华过了,便成消歇:形容事物兴盛过后逐渐衰落。 8. 盖地梨花幽巷晚:形容在傍晚时,满地都是盛开的梨花,显得格外幽静。 9. 漫天新柳红楼月
虞美人·月下过北海 雕墙曲院凉风里,水上歌声起。寻常野老不知愁,荡入月明深处采鸡头。 朝元阁上承平事,恍惚犹堪记。一番亡国恨悠悠,红藕花残、夕殿闭清秋。 【注释】 1. 雕墙:指装饰华丽的墙壁。 2. 曲院:古代园林中用以供人游赏的池苑。 3. 凉风:指清凉的风。 4. 歌声起:指在水边传来悠扬的歌声。 5. 寻常:平常,平常百姓。 6. 寻常野老:普通的农村老人。不知愁:不感到忧愁。 7.
好事近 · 北山 雨湿一山云,洞里乱松烟落。不辨仙源何处,但飞花千壑。 闲禽三两隔峰啼,来去自知乐。行到碧苔深处,有幽人惊觉。 注释: 1. 雨湿一山云:雨水湿润了山上的云雾。 2. 洞里乱松烟落:山洞里,松树被雨水打湿后冒出的烟雾弥漫。 3. 不辨仙源何处:无法分辨这仙境的来源在何处。 4. 但飞花千壑:只见花瓣纷纷飘落在深深的峡谷中。 5. 闲禽三两隔峰啼:几只悠闲的小鸟隔着山峰啼叫。 6.
【解析】 这是辛亥年(1901)作者避乱回乡时写的一首词。词人从自己归途中所见、所感,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首句“冰簟银床除夕”交代了时间、地点及环境氛围:除夕之夜,冰床银帐,室内陈设华丽,一派富丽堂皇之景象。接着,词人写到“家家醉后歌声”,渲染出节日的气氛,但紧接着又以“池上新荷三两点”一句,使气氛陡然一转。这里,词人用笔轻灵,把读者的视线引到室外,使人仿佛看到在寒夜中,那稀疏的几点荷花
长相思 爆竹声,笑语声,水殿烧香风露清,荷花天欲明。 去岁情,今岁情,雪裹红梅风里灯,翠云裘子轻。 译文: 鞭炮声响起,欢笑声不断,水殿里的香烟飘散在清新的空气中,荷花盛开,天边即将泛白。 去年的感情,今年的感情,雪花包裹着红梅,在风中摇曳的灯光下,翠玉般的裘子轻盈如风。 注释: - 爆竹声:指春节或重要节日时燃放的爆竹声。 - 笑语声:指欢庆时的欢声笑语。 - 水殿:水上的宫殿。 - 烧香
菩萨蛮 · 新加坡暑夜山园即事 莲房露冷开残半,星河淡点银屏乱。灯影水西楼,冰肌玉骨秋。 秋情人不见,花影和帘卷。中有卷帘人,梳头月满身。 注释: - 莲房露冷开残半:莲子房在夜晚因为露水而变得凉冷,花朵虽然已经凋零了一半。 - 星河淡点银屏乱:银河如同淡淡的星光洒落在银色的屏风上,形成了一种凌乱的美。 - 灯影水西楼,冰肌玉骨秋:楼前的灯光映照在水中,仿佛是冰肌玉骨般的女子
下面是对《浣溪沙·晓起梳妆清润天,一分风露二分烟,镜中眉妩见春山。独向朝阳开绣户,更依春水卷珠帘,晓池新放几枝莲。》逐句的释义: 诗句原文 1. 晓起梳妆清润天 - 解释:清晨起床进行梳妆打扮,感觉空气清新润泽如同晴天。 - 赏析:描绘了清晨醒来后的第一反应,用“清润天”形容早晨的空气,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2. 一分风露二分烟 - 解释:微风带来些许露气,空气中弥漫着薄薄的雾气
水调歌头·辛亥中秋夕游海上望月他岛山楼有吹笛者清光满秋哀音动空际愀然生故国之思后十日束装归国 明月飞天,苍莽海云间。长风吹送秋思,绝域夜如年。一片山河旧影,清簟疏帘深照,病骨觉新寒。故国七千里,肠断画楼前。 叹清狂,吹玉笛,总堪怜。海天深处,今夕何夕念家山。旧日清光犹在,多少云房水殿,惊起不成眠。一夜人随月,扶梦上长安。 注释: 1. 明月飞天,苍莽海云间。长风吹送秋思,绝域夜如年。一片山河旧影
金缕曲 · 送孟龙从弟北行 不尽凄凉意,更那堪数峰荒翠,霜林如醉。送我归京曾几日,今又送君去矣。算人世别离而已。客去楼空千里目,正一江秋水斜阳底。摇落恨,空相对。 年来我亦风云气。寄闲情金樽低酌,危栏孤倚。都道新丝容易买,脱手何从绣起。谁识得马周心事,自古英雄无长策,纵因人成事终非计。天下事,销魂耳。 注释: 【尽】全;完。 【凄凉】1.哀伤;2.寂寞冷落。 【荒翠】1.草木茂盛的样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