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凄凉意,更那堪数峰荒翠,霜林如醉。送我归京曾几日,今又送君去矣。算人世别离而已。客去楼空千里目,正一江秋水斜阳底。摇落恨,空相对。
年来我亦风云气。寄闲情金樽低酌,危栏孤倚。都道新丝容易买,脱手何从绣起。谁识得马周心事,自古英雄无长策,纵因人成事终非计。天下事,销魂耳。

金缕曲 · 送孟龙从弟北行

不尽凄凉意,更那堪数峰荒翠,霜林如醉。送我归京曾几日,今又送君去矣。算人世别离而已。客去楼空千里目,正一江秋水斜阳底。摇落恨,空相对。

年来我亦风云气。寄闲情金樽低酌,危栏孤倚。都道新丝容易买,脱手何从绣起。谁识得马周心事,自古英雄无长策,纵因人成事终非计。天下事,销魂耳。

注释:

【尽】全;完。

【凄凉】1.哀伤;2.寂寞冷落。

【荒翠】1.草木茂盛的样子;2.指青山(山色苍翠)。

【霜林】1.形容树林经霜后的颜色;2.泛指树木。

【醉】1.沉醉;2.比喻陶醉。

【归京】1.回家;2.回到朝廷。

【几日】几天。

【又】副词,再一次。

【人世别离】人与人之间的离别。

【风云气】1.气概;2.气势。

【闲情】1.闲暇之情;2.闲适的心情。

【金樽】1.盛酒器;2.指酒。

【低酌】1.低声喝酒;2.饮酒时神态悠闲自得。

【危栏】1.栏杆;2.高楼上的栏杆。

【脱手】1.掉在手中或手里;2.比喻轻而易举地办到。

【谁识得马周心事】谁理解马周的心思。

【古】1.古时候;2.古代。

【英雄】1.杰出的人物;2.有胆量、有才干的人。

【长策】1.长期而有效的计策;2.长远的打算。

【销魂】1.形容极度悲伤,以致神魂颠倒;2.形容极度伤感,以致心神飘荡不能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惜别诗。诗人以“金缕曲”为题,写对友人远行的无限眷恋和不舍之情。开头二句,直抒胸臆,表达出对友人北行时的无限惆怅与不舍之情。“不尽凄凉意”,是说诗人内心的愁苦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更那堪数峰荒翠”,意思是说更令人难过的是看到朋友要离开,家乡的山峰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霜林如醉”,描绘了一种秋天的景象,霜后的树林仿佛被醉酒一般,给人以悲凉之感。“送我归京曾几日,今又送君去矣。”表达了诗人对于分别的无奈和伤感之情。“算人世别离而已”,“人世”指人间,“而已”表示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说明诗人认为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此了。“客去楼空千里目,正一江秋水斜阳底。”“客去”指的是孟龙从弟离去,“楼空”则是指自己的居所空寂无人,“秋水”则是指长江的水,“斜阳”则是指夕阳。这三句诗描绘了一种空旷寂寥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摇落恨,空相对。”意思是说看着满地落叶感到惋惜,但也只能独自对着它们叹息。“客去楼空千里目,正一江秋水斜阳底。”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空旷寂寥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摇落恨,空相对。”意思是说看着满地落叶感到惋惜,但也只能独自对着它们叹息。“客去楼空千里目,正一江秋水斜阳底。”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空旷寂寥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中间两句“年来我亦风云气,寄闲情金樽低酌,危阑孤倚。”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志向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都道新丝容易买,脱手何从绣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都道新丝容易买,脱手何从绣起?”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谁识得马周心事,自古英雄无长策,纵因人成事终非计。”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感叹和对英雄理想的追求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英雄理想的追求之情。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当时作者孟龙文任秘书丞、通判杭州,送别好友孟龙从弟孟龙文赴北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