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佳山水,天外有人间。惜哉如此烟景,都付与谁看。自古诗人未到,一任峰青江碧,寂寞几千年。搔首向天间,我亦是诗仙。
载妻孥,携书剑,到南天。故宫何处,人道范蠡五湖船。欲向海天长啸,又恐鱼龙都起,呼月出秋天。碧海凉风至,我醉欲清眠。
水调歌头·庚戌之春回国两月默察天下将有事乃于六月携图书载妻子再游南溟所居曰海山房栊
注释:
- 庚戌之春:庚戌年的春天,指作者的回国时间。
- 回国两月默察天下将有事:作者回国后两个月,观察天下形势,发现有重大事情发生。
- 六月:回国后的第一个月是六月。
- 携图书:带着书籍和书卷。
- 载妻子:带着妻子和孩子。
- 再游南溟:再次游览南方大海。南溟指的是南海。
- 所居曰海山房栊:居住的地方叫做“海山房”,这是作者自创的名称。
- 大好佳山水:美好的山水景色。
- 天外有人间:天上还有人间。
- 惜哉如此烟景:可惜这样的美景都被烟雾笼罩了。
- 都付与谁看:都交给谁去看呢?
- 自古诗人未到,一任峰青江碧,寂寞几千年:自古以来没有到过这里的诗人,只能看到山峰青青、江水碧绿,感到寂寞了几千年。
- 搔首向天间:用手指头搔头发,抬头看着天空。
- 我亦是诗仙:我也是诗人中的神仙。
- 载妻孥,携书剑,到南天:带着妻儿老小,带着书籍和剑,来到了南方的天空。
- 故宫何处:故宫在何处?
- 人道范蠡五湖船:人们说范蠡乘五湖船离开。
- 欲向海天长啸:想要向着大海和天空大声呼喊。
- 又恐鱼龙都起:又担心鱼和龙都会起来。
- 呼月出秋天:呼唤月亮出来,出现在秋天。
- 碧海凉风至,我醉欲清眠:清凉的海浪风吹来,我喝醉了想要好好休息。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他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这首词是他的一次旅行经历,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词的第一句“庚戌之春回国两月默察天下将有事乃于六月携图书载妻子再游南溟”描述了他在庚戌年春天回国两个月后,观察到天下将要发生重大事情,于是在六月带着书籍和妻子儿女再次游览了南方。这里的“庚戌之春”是指他回国的时间,而“回国两月默察天下将有事”则描绘了他观察国家大事的场景。
“大好佳山水,天外有人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他认为美丽的山水就像天上一样迷人,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魅力无穷。
词中的“惜哉如此烟景,都付与谁看”却透露出一丝无奈。他觉得如此美丽的景色被烟雾笼罩,无法让世人欣赏到。这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词的下阕“载妻孥,携书剑,到南天”则是对他与家人一起出游的描述。他们带着妻子和孩子以及自己的书籍和剑,来到了南方的天空中。这里的“南天”可以理解为南方的天空或者是他心中的追求之地。
词的结尾“故宫何处人道范蠡五湖船欲向海天长啸又恐鱼龙都起呼月出秋天碧海凉风至我醉欲清眠”却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他想象自己像范蠡一样离开宫廷,驾舟泛游五湖之间,向往自由的生活。但是他又担心鱼和龙会出来捣乱,于是只好叫月亮出来照亮秋天的海面,让自己在凉爽的海风中醉意盎然地入睡。这里展现了他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