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圻
【注释】 梨花:即海棠。 着雨:沾上雨水。 半帘斜月微明:半扇门边,斜挂在窗上的月亮还带着淡淡的亮光。 凄清:寂寞冷落。 笙:笙乐器,古代的一种簧管乐器,形似竹笛而小。 瓓珊(zhī shān):一种美玉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词是写春夜和内之景的。上片着重描绘楼中夜景,下片侧重渲染深院春夜的寂静氛围。全词语言典雅,意境清远,有声有色,耐人寻味
【注释】 汉皋客:指屈原。屈原曾作《楚辞·招魂》,中有“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寿宫”之句。后遂以“汉皋客”,喻指怀才不遇的文人。 塞雁一声过也:边塞传来雁群南归的声音。也,语气词。 翠尊:绿玉杯。 【赏析】 辛酉冬至是作者生日,故作《八归》。首三句写自己岁暮感怀。“加餐健饭”,自爱身体康健,好好吃饭;“自家调护”,即要自己调养保养。这是说自己虽在荆楚一带,但已到了“岁晚乍警”的时候了
楚天高,襄路迥 水碧沙明,万点寒鸦浸。 西北川原烟树暝,放下珠帘,莫使魂销尽。 买村醪,还独饮,莫问英雄,且向渔樵问。 一阵西风吹酒醒,牛背江山,无限斜阳冷。 译文: 楚天空高而远,襄路蜿蜒又遥远。江畔水色碧绿如玉,沙滩明亮如镜面。无数寒鸦点点飞过,仿佛映入眼帘的画卷。四周烟雾缭绕,远处山峦若隐若现。放下珠帘,不要让思念之情消磨掉灵魂。 喝上一杯农家的美酒,我独自品味
【注释】 曲院:宋代京城内的一个名胜区,是皇帝和高官贵族的游乐场所。小池:指池中小景。莺燕:黄莺和燕子。垂杨:杨柳。人独立:形容独自站立。小桥西:即小桥之西。较量:比较,比喻。春愁:春天引起的忧愁。 【赏析】 此词为惜春之作。上片写花、柳、人、桥,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下片以莺燕低弄,流水斜阳来渲染春愁的气氛。全词用笔细腻,意境优美,情致委婉,婉转地抒发了伤春之情
【诗句释义】 如此江城烟草绿,山庭燕子飞飞。英雄也怯暮春时,落花风底,含泪对空枝。 一自台城春去后,年年幽恨谁知。无由相见但相思,觉来窗暗,惆怅绿阴肥。 【译文】 如此美丽的江城,满眼绿色烟雾笼罩着青草,山庭里成双的燕子飞来飞去。英雄也害怕这个季节,在落花飘飞的时候,含泪对着空空的树枝。 自从台城的春天离开之后,每年都有深深的愁怨谁知道。无法见面只能寄相思,醒来只见窗户暗淡,惆怅绿荫浓密。
【注释】 百计:千方百计。拈(niān )简:指代书信。玄鬓:白发,指年老的人。 【译文】 百般办法挽留春光,春光却已困倦,人间的消息无法传递。 昔日亭台今已恨,故人大半已经衰老。 燕子何时归期还未定准,怕上楼去,怕看到春光消逝。 风前花絮紧,可怜人在远方,可近在眼前。 赏析: 这首词作于清光绪八年(1882)三月,作者时年三十四岁。当时,京城正处在一片混乱之中,戊戌变法失败
【译文】 雄壮的愁绪笼罩着九塞,到处是江湖,有几个渔樵在江边。鸿雁一声叫,暮霭沉下来,襄樊水乱,山横翠。 残阳当楼,拼醉一斗,酒力消时,怎敌西风冷。万方摇落都一概,卷帘人在江山外。 【注释】 自有:本来有。营:占据。九塞:指汉、魏、晋、南北朝时的长城关隘。 江湖:泛指长江和汉水一带水域。 襄樊:古地名,今湖北襄樊市。 水乱:水流湍急。 翠:青绿色,形容山色。 卷帘人:指身居高楼上的人。 赏析:
【注释】 壬子: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流莺:指燕子。 江岸飞满流莺,甚催春归去,些儿容易。 都是寻常闲院落,日暖昏沉沉地。 春已无踪,玉人不管,一枕春眠腻。 空阶蝴蝶,两三飞过深翠。 正是故国归来,男儿也有几点伤心泪。 曾与寒梅期后约,辜负月中霜里。 记得深闺,那时帘底,悄影扶轻醉。 小栏红烛,照人愁坐无寐。 【赏析】 《念奴娇·壬子春感》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一首词。全篇以景语起,以情语接
忆江南·过万寿山 唐 白居易 雕墙里,楼殿倚寒空。立马回头人不见,千门万户月明中,掩面过离宫。 繁华歇,白鹭下青天。太液波凉红藕老,秋光如水夜如年,泪坠故宫前。 注释: 雕墙:用彩画装饰的墙壁。雕,雕刻。 楼殿:楼和殿。 倚:依傍。 立马:骑马。 回头:回头看。 人不见:看不见人。 掩面:遮掩着脸。 过离宫:经过离宫。 繁华:指宫殿里的热闹景象。 太液波凉:太液池的水凉爽。太液池,汉武帝的御苑
赏析: 《虞美人·春夜》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一首作品。此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的美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易逝的感慨。 首句“黄莺声在闲台榭,月暖蔷薇夜。”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景。黄莺的啼叫声回荡在宽敞的台榭上,月光洒满蔷薇花丛,整个场景显得宁静而浪漫。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为下文的感情抒发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捲帘风起落花飞,无奈催归双髻点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