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飞满流莺,甚催春归去,些儿容易。都是寻常闲院落,日暖昏沉沉地。春已无踪,玉人不管,一枕春眠腻。空阶蝴蝶,两三飞过深翠。
正是故国归来,男儿也有几点伤心泪。曾与寒梅期后约,辜负月中霜里。记得深闺,那时帘底,悄影扶轻醉。小栏红烛,照人愁坐无寐。
【注释】
壬子: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流莺:指燕子。
江岸飞满流莺,甚催春归去,些儿容易。
都是寻常闲院落,日暖昏沉沉地。
春已无踪,玉人不管,一枕春眠腻。
空阶蝴蝶,两三飞过深翠。
正是故国归来,男儿也有几点伤心泪。
曾与寒梅期后约,辜负月中霜里。
记得深闺,那时帘底,悄影扶轻醉。
小栏红烛,照人愁坐无寐。
【赏析】
《念奴娇·壬子春感》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一首词。全篇以景语起,以情语接,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将作者对故国的无限怀念和对故园亲人的深情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江岸飞满流莺,甚催春归去,些儿容易”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春天却像一阵风一样,轻轻地吹走了。这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美景。
“都是寻常闲院落,日暖昏沉沉地。”这两句描写了春天的院落。阳光温暖,大地回春,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但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和沉闷。这一句既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又写出了春天的凄凉。
“春已无踪,玉人不管,一枕春眠腻。”这几句描写了一个女子在春天里睡觉的情景。她躺在床上,睡得很香、很甜,完全沉浸在春天的美好氛围中。但是,她却没有注意到窗外的风景,也没有察觉到春天已经悄然离去。这一句既写出了女子的慵懒,又写出了春天的短暂。
“空阶蝴蝶,两三飞过深翠。”这两句描写了蝴蝶在庭院里飞舞的情景。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仿佛是在诉说着自己的心事。然而,这些蝴蝶并不知道自己的心事已经被人看穿,它们依然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正是故国归来,男儿也有几点伤心泪。”这两句描写了辛稼轩回到故乡的心情。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看到了熟悉的景物,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但是,他的心中却充满了悲伤和失落。因为,这里的一切都已经变得陌生,他已经无法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这一句既写出了辛稼轩的忧伤之情,又写出了他内心的无奈之感。
“曾与寒梅期后约,辜负月中霜里。”这几句描写了辛稼轩与妻子约定的事情。他们曾经约定一起赏月、赏花、赏雪,享受生活中的快乐时光。但是,他们却辜负了这个约定,错过了彼此相伴的日子。这一句既表达了辛稼轩的遗憾之情,又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之情。
“记得深闺,那时帘底,悄影扶轻醉。”这几句描写了辛稼轩回忆起过去的往事。他想起了自己在深闺中的那段时光,那时的自己是多么的自由、多么的快乐。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只剩下深深的回忆。这一句既写出了辛稼轩的怀旧之情,又写出了他的伤感之情。
“小栏红烛,照人愁坐无寐。”这几句描写了辛稼轩夜不能寐的情景。他坐在小栏边,看着红色的蜡烛,心里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和思念。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只能静静地坐着,无法入睡。这一句既写出了辛稼轩的孤独和无助感,又写出了他的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之情。
整首词以景入情,由外及内,层层推进,逐渐深入,把词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词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抒发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情感。同时,词人也通过这首词向世人传达了自己的心声和理念,使这首词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