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灿
【注释】 1. 迦陵:指西晋的石崇,字子高。传说他死后化为仙鸟,其鸣如“迦陵”,故称迦陵。娇语:指石崇爱妾绿珠之音。2. 回阑:即回阑槛,指石崇家花园中曲折的栏杆。司花女:石崇家花园的女侍。3. 劫后:佛经说,人死之后堕入六道轮回。此指石崇死后再转世为男,又娶绿珠为妻。4. 玲珑:形容楼阁建筑精巧美丽。5. 小芙蓉:即荷花,此处泛指荷花。6. 红香四面:荷花开放时,香气四溢。7. 赏析
声声慢 题生香馆主人茶烟煮梦图 梨云欲堕,蕉雨才停,微烟低袅湘竹。梦境迷离,响听瓶笙相续。文窗绡帷半卷,漾溶溶、翠痕如縠。诗魂悄,定应吟遍,万山凉绿。更着一庭花气,约几缕炉薰,暖香浮屋。彷佛天风,吹度碧城阑曲。惺忪慧心易警,正鹦鹉、帘钩催觉。扶倦起,瀹灵芽、嫩汤初熟。 注释: - 声声慢:一种词牌名,这里用作题目。 - 梨云:形容梨花像云一样飘落。 - 蕉雨:形容芭蕉叶子上滴下的雨水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首联点明题意,以“瑶池八骏”比喻刘夫人的美貌。颔联用六宫妃嫔与刘夫人比较,赞美其绝世风姿。颈联化用李延年歌辞“北方有佳人兮,绝世而独立”句意,谓刘夫人是天上来的花,不是地上的野花。尾联写刘夫人生前侍奉皇帝,死后遗物无人知晓。整首诗咏叹刘夫人之美、贤,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华美,情思深婉,是一首咏古词。
注释: - 元夜大风寒甚有作:在元夕(即元宵节)的夜晚,天气非常寒冷,作者有感而作。 - 万顷银云迷夜色:整个天空仿佛被一片银色的云海所覆盖,夜色因此显得朦胧不清。 - 杳杳琼楼,一点高寒月:远处隐约可以看到一座华丽的楼阁,而月亮则挂在高高的空中,散发着寒冷的光芒。 - 卷地风威棉欲折:强烈的风力几乎要把地面上的棉花吹得折断。 - 半杯松叶玻瓈结:松树的叶子像玻璃一样晶莹透明,风一吹就结成了冰。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是宋代的一种词牌名。 “浓阴”两句:形容园中景色。“罨(yǎn掩)”:遮盖。 “六曲”两句:形容园内景致。 “西山眉妩”四句:形容春景的美景。 “难得两度”三句:形容春天的难得。 “艳影”两句:描写春天的景象。 “钿(diàn)笛”两句:形容春天的美景。 “鹊(què雀)”两句:写春天的寒景。 “峭寒”两句:写春天的寒冷。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一次赏春时所作的
【赏析】 《百字令·春夜闻雁》,又名《春夜闻雁》。这是一首怀人词,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与眷恋之情。上片写景,先以“夜亭寒峭”勾勒出清冷的夜景,再以“风高欲晕”描绘了风起云涌的景象,最后用“月波微皱”写出了月色朦胧、波光粼粼的美景。下片则通过写雁归和景物凋零等意象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摸鱼儿·重九后一日同梧门芗泉过极乐寺访菊迟袁兰村不至 【注释】: 1. 叩招提、四三吟伴有,襟怀萧澹如许:拜访招提寺时,有四位僧人陪伴着,我胸怀潇洒淡泊。 2. 黄花半已移根去,寂寞乱莎荒圃:菊花已经半截被移走,荒芜的园圃显得寂寞。 3. 霜叶舞。任红到销魂、不是吴江树:霜叶在风中飞舞,那些美丽的红叶到了让人销魂的地步,可它们并不是吴江树上的。 4. 乡心漫苦:思念家乡的心情非常苦闷。 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浣溪沙》。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短短红兰映碧纱:描述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红色的兰花在绿色的纱幕中显得格外娇艳。 2. 倚阑人瘦态夭斜:描绘的是倚靠在栏杆上的人的消瘦姿态,给人一种柔弱的感觉。 3. 锁香庭院谢娘家:这里的“锁香”指的是花香四溢,而“谢娘”可能是指女子,整句诗的意思是花香弥漫的庭院中,仿佛是女子谢娘的家。 4. 蛱蝶情多宜掌梦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山色零青,土花剩碧,苍凉亭榭重过。” - 山色零青:形容山峰的颜色显得有些暗淡。 - 土花剩碧:描述地面上的泥土和石头上的绿苔。 - 苍凉亭榭:描绘了荒凉、破败的亭台楼阁。 - 译文:山峦的颜色已经变得黯淡,土地上的绿色植物也显得稀疏,我再次经过那座古老的亭子。 2. “泥雪行踪,能禁几度销磨。” - 泥雪行踪:描述行走在泥泞或雪地中留下的痕迹。 - 翻译
【注释】 玉漏迟:唐教坊曲名。正月十三日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俗以“上元”为年中第一佳节。 试灯:指试放花灯,点起灯火,以示庆祝节日。 “雪意”句:形容初春的天气寒冷似雪。 叠鼓:古代用木制长筒状乐器击鼓。 密炬:密集的灯火。 风又起:风吹起来了。 迷离月晕:模糊不清的月亮形状。 几处佳宴传柑:几家宴会里传来吃柑橘的声音。 银甲弹筝:银色盔甲装饰的琵琶手在弹奏琵琶。 绣巾香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