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接花”比喻人的才华与能力。首二句写花的形态、颜色可以改变,但本性不变;三、四句写人的能力可以改变事物,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本质;五六句写天时不可违,万物皆随时节变化;七八两句写人的努力虽可改变事物的外貌,却不能改变其本质;后四句写自然界的规律和季节的变化是不可违拗的。全诗借物抒怀,寓意深刻。 接花:接花指嫁接花木的技术。本篇用“接花”比喻人的才能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 只解劝人归,都不留人住。南北东西总是家,劝我归何处:意思是不管在哪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去住总由天,天意人难阻。若得归时我自归,何必闲言语:意思是说,一切皆听天命,自己的命运不能强求。 【赏析】 此词上片写羁旅之人的思归心切;下片写羁客之无奈与旷达。全词以直抒胸臆为主,语言明白如话,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注释】 世间:人世。拘碍:指世俗的束缚。千载:千年。斯人:这种人。古有:自古以来就有人做到。与众熙怡:和众人一同安乐愉快。幽居:隐居。独乐时:独自快乐的时候。 【赏析】 《减字木兰花·其一题韦深道独乐堂》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词人以“独乐”为主题,通过描写韦深道独乐堂的幽居生活,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阕起首两句,词人用“世间”、“人不堪时”四字点出了词人面对世态炎凉
满庭芳 槁木形骸,浮云身世,一年两到京华。又还乘兴,闲看洛阳花。闻道鞓红最好,春归后、终委泥沙。忘言处,花开花谢,不似我生涯。 年华。留不住,饥餐困寝,触处为家。这一轮明月,本自无瑕。随分冬裘夏葛,都不会、赤水黄芽。谁知我,春风一拐,谈笑有丹砂。 释义: 槁木形骸:比喻心境如槁木般清静,不受外界纷扰。 浮云身世:比喻世事如浮云般飘渺不定,难以捉摸。 一年两到京华:表示每年只去一次京城
【注释】 一落索:词牌名。体上衣裳云作缕,指女子的发髻高挽,像云一样松散,有如丝线一般。不论寒暑:不管冬夏。世间多少老婆禅,指世上许多妇女都是佛教徒,她们念经拜佛,修行苦行。犹苦问、台山路,指那些修行苦行的妇女,总是苦苦地询问佛法。堪笑庞翁无趣,讥笑那位姓庞的和尚没有趣味。临行却住,临别时却又停留不走。古人公案不须论,说那些古代的公案用不着再去研究。还了得,如今否,意思是说,如今的事情已经完了
了斋自警六首 手在何忧弓力强,巧穷那得必穿杨 手在何忧?弓力强,心无旁骛方显其强。古人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瓘此诗以射箭喻志,强调专注与决心之重要。"巧穷"句,意指技艺虽高,但若心不在,则难以达到极致。"太和有味",道出了生活的滋味在于品味人生,懂得生活之趣者,皆能领略其中之韵味。"谁识醒时是醉乡",诗人以此表达对清醒之时的困惑,暗喻生活中往往存在一种迷离之感
【赏析】 瑞泉庵,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岸,为南宋诗人范成大任知州时所建。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天章,号石湖居士。绍兴二年(1132)进士,曾任吏部员外郎、起居郎等职,后罢官归乡,在苏州、镇江等地任职期间,关心民生,兴修水利,颇有政绩。 《瑞泉庵》是一首七律诗,作者以“烹茶”为引子,写山间泉水的清甜和滋润万物的特性。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语言朴实无华而意境优美
卜算子 身如一叶舟,万事潮头起。水长船高一任伊,来往洪涛里。 潮落又潮生,今古长如此。后夜开尊独酌时,月满人千里。 注释: 身如一叶舟:比喻自己像一叶小舟在水面飘荡。 万事潮头起:比喻世间万物都在潮起潮落中变化。 水长船高一任伊:任由它(指世事)去发展。 来往洪涛里:形容世事纷繁复杂,就像洪流中的波涛一样。 潮落又潮生:比喻世事的兴衰起伏,就像潮水的涨落一样。 今古长如此:表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注释】: 锦帐含香士:用“锦帐”形容士人的生活奢华。 高名压搢绅:高名指的是显赫的名声,压着是指压制。 南昌移皂盖:指在南昌(今江西南昌)时,曾乘坐黑布制成的轿子。 东颍憩朱轮:东颍是地名,朱轮是指帝王的车驾。 孝悌资延寿:孝悌是封建社会所重视的道德规范。 耕桑赖信臣:依赖信臣治理农事。 优游千里治:治理国家要从容不迫。 谈笑六朝均:谈笑间可以解决六朝时期的问题。 竟日庭无讼
庐山的风景如何?胜迹多已古。 山水相依,回旋环绕,天地巧安排。 我本是天涯人,不知有庐山。 悔恨未早经过,西征何时暮? 香炉在何处?缥缈凌高空。 却入白莲沼,令人想远公。 高岩草堂处,官吏隐居中。 至今三尺童,仍能讲述白公。 虽可见不可知,山色空重重。 水流来何远?所过生苔藓。 自古垂飞帘,至今不能卷。 此外还可观,足力已困竭。 僧居本安静,群鸟争啭舌。 恰欲高枕眠,魂梦恐遭聒。 知道是乘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