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简
【注释】: 次韵吴机宜:指和吴机宜的诗。 松湖:地名,在杭州,是诗人的故乡。 酒乡:指家乡。 水月中泉石:形容山水之美。 杖履稀:拄杖而行的少了,形容游山玩水的多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和吴机宜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游山玩水生活的向往。首句“十里松湖乘雁归”,描绘了一幅诗人乘船归来的画面,松湖十里,雁阵飞回,诗人的归心似箭。第二句“酒乡近处一惊飞”,酒乡是指家乡的酒,近处惊飞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注释】 偶作:即“自作”,指诗人自己写的诗。夫子:古代对学者的尊称。文章不可为:指孔子的文章,是圣人的言论,不能随便改动。从心到口没参差:意为完全按自己的心意去作诗,没有一点差错。韩子休:即唐代韩愈,因号韩子休。污吾:污辱我。却道诗葩与易奇:却把花朵说成是《易经》中的一种卦象——离卦(俗称“火”)。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自己作诗,完全出于自然,不讲究格律,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写
注释: 偶作:偶尔写作 当敬不敬谓之悖,当正不正谓之谀。 意指如果该恭敬的时候不恭敬,这叫悖逆;如果该正直的时候不正直,这叫阿谀。 是中适莫俱难著,意态微生已觉疏。 意思是说:在这个世上,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既恭敬又正直。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间虚伪和虚伪之人的不满与批评。诗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并不具备真正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他们常常在不适当的时刻表现出恭敬和正直的行为
【注释】 偶作:偶然之作。曩(nǎng):过去。先圣,指孔子,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啬(sè),吝惜。明,明白,清楚。细(xì),详细。前,先前。都,皆。错认,误解。详,详述。纷然,纷纷。 赏析:此诗是一首自谦诗。诗人在这首诗里以“先圣”为对象进行自我批评,表示自己对先圣的崇敬,也表达了自己的谦逊态度。 首联写诗人对于先圣的敬爱之情。诗人认为先圣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是因为其言辞精辟而深刻
偶作 诗痴正自不烦攻,只为英才辄堕中。 今日已成风俗后,后生个个入樊笼。 注释: 偶作:偶尔写的诗 诗痴:痴迷于写诗的人 正自不烦攻:反而不用费力去推敲琢磨 只为英才辄坠中:只是因为才华出众的人往往会被埋没 今日已成风俗后: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了 后生个个入樊笼:年轻的一代一个个都被束缚住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痴迷于写诗的人在诗歌创作中所面临的困境。他感叹自己虽然努力钻研诗歌的技巧和艺术
注释:春天的景色如画,桃花红柳绿簇拥着春天的花华,燕子的鸣声和黄鹂的歌声都显得如此美妙动听。谁能相信这是沂水边的声音呢?又怎么知道这到处都是孔子讲学的场所呢?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赞美教育家孔子的诗,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教育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教育家的赞美,是一首很好的诗歌
【注释】: 偶成其三:偶然吟诗。 踏著此机:踩着这机会。 何所似:像什么? 陶然如醉又如痴:像醉得飘飘欲仙,又像神智模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偶然吟诵之作,抒发了自己在大自然中游赏时的感受和体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歌创作的特色,即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意境
【注释】 恶:不良的。讼:诉讼。此:指天然勇。禅流:禅宗僧人。妄:胡乱。诋诃:诋毁。元:同“原”。不动:不动摇。 赏析: 这首七绝,以“偶作”为题,意在写禅僧自诉其天生的天然勇。 首句“恶习起时能自讼”,是说恶劣的习气产生时,自己会去争辩,这实际上是在说明“天然勇”的表现。第二句“谁知此是天然勇。”是说人们不了解这种天然勇的真正含义。第三句“多少禅流妄诋诃”,是说有多少禅师们胡乱地指责、诋毁它
【注释】 1.偶作:偶然之作。 2.禅流:指禅宗的教法,即所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思想。 3.错用心:用错误的心思去理解禅宗教义。 4.或思或罢:时而思考,时而放弃。 5.穷年:一年到头。 6.费煞精神:用尽了极大的精力。 7.陷入泥途:陷入困境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偶然作诗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误解和困惑。 首句“可笑禅流错用心”,诗人嘲笑自己误用了禅宗的思想
偶作 不要模仿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的痴狂,写诗要学习古代诗人。 世人称颂李杜文章为伯仲,但问到《关雎》恐怕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