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诗句释义】 洞仙歌是词牌名,《水龙吟》是词的体裁。这首词是一首咏月词。 【译文】 柳家井畔,我感念书信无路可通,只好对着茫茫雾气中虚幻的阁楼哀叹。 那龙女横卧在竹枝上吹入湖中的烟雾里,湖面上惊起一群秋鱼翩翩起舞。 下界实在无聊,我劝你银蟾(月亮)飞到人间最空旷的地方去。 身世就像玉壶中的清酒一样,诗意高远寒冷,曾经染过湘天风露。 都说道今夜的月亮朦胧不清,偏偏照出我的离愁别绪,这一般清晰可见。
注释: 七月六日,即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虎邱,即苏州虎丘山。《太平寰宇记》卷一八三引《舆地志》载:“吴县西南五里,有虎丘山。……山上有大吴王阖闾墓,一名剑池。”即事,即眼前之景,眼前的事。万荷香绣,指满湖荷花的香气。暗携手,暗中拉着手,暗地里亲近。曲阑干,曲折的栏杆。多时,很长时间。沈沈,沉沉。天欲雨,天空即将下雨。刚是华镫上时候,刚到灯火通明的时候。销魂,极度伤感或失望,伤心到极点。明日星河
【译文】 湖上的船分给每个人,荡漾着春魂没有定数。 杨花扑打着香气的小径。 听着橹声摇过,斟酌桥西的景致,突然有一群鸳鸯飞起,红色的鸳鸯在冷风中飞舞。 天然的画卷好,洛浦明珠,临水芙蕖倍娇靓。 软语试商量,得作篙师,便犊鼻从伊都肯。 又残照催人乍归船,早眉月弯环,前溪相等。 【注释】 蘋波:浮萍的水波。 刬地:忽然之间。 杨花扑香径:形容杨花飘落的景象。 酌:斟酒。 桥西:桥的西边。 犊鼻(dú
【注释】 幅巾:古代文人的头巾。访梅:踏雪寻梅,是赏梅的一种活动。清晓:早上。万玉:满山的梅花。 空谷伊人:即《西厢记》中的“莺莺”张生,空谷里的佳人。 珊珊:象声词,形容竹枝随风摇曳的声音。倚:依傍。修竹:指高大挺拔的竹子。神光:神仙一样的光芒。翠羽明珠:用翠鸟羽毛和珍珠做成的饰品。并双妙:一对美丽的装饰品。 寒碧:淡青色,形容湖水的颜色。西湖:杭州的西湖。黄鹤楼
【注释】 洞仙歌:唐教坊曲名,多咏神仙事。其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句数不拘,上下片各有两韵,一韵到底。此词为单调。三首,指作者同时所作三首咏月的词。其二,指第二首。 烟鬟雾鬓(huān yuàn wù bǐng):形容女子鬓发如烟,像云雾一样。 绛云:红色云朵。这里借指月亮。轻:轻盈飘动的样子。 鹤背:神话中的一种鸟。《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注释: - 白云一片,荡碧霄清永。 - 白云:指天上的白云。一片,形容云层辽阔无边。荡:飘动。碧霄:青天。清永:清澈而永恒。 - 中有飞仙驻双影。 - 飞仙:指天上的仙人。驻双影:停留并映衬着彼此的影子。 - 问莲枝竹管,若个拈来,试看取、道服翠翘相并。 - 莲枝:指莲花树枝。竹管:用竹制成的管乐器。若个:哪一个。拈来:取来。道服:道士的服饰。翠翘:翡翠翘角,指道士头上的发簪。相并:并列在一起。
【注释】1.嫣红褪乍:形容桃花鲜艳。2.爱玉浆沁齿:形容喝蜜酒的感觉。3.谁割蜂房蜜脾紫:形容蜜蜂酿的蜂蜜是紫色的。4.等荔娘十八,锦笼忙缄:等待荔枝成熟后,用锦缎包裹起来。5.铃响月:指月亮的光辉照在树上。6.驶到泖湖飞骑:指骑马飞驰到泖湖边。7.仙根蟠彩凤:指蟠龙般的树根上生长着五彩缤纷的凤凰图案。8.酥核如珠:形容桃子的果肉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9.荡口香茄逊珍味
洞仙歌 醉李 冰盘晓荐,尽麝衫红脱。 雪样仙肌忍轻啮。 想上元初嫁,越酿微酣,灯影里步到西家罗袜。 同心衔素核,说甚沉香,粉搯攕痕牡丹夺。 春水范蠡湖、缟月窥妆,记泛棹娇花时节。 又若个颦心渴思消,向软碧油车,一钱买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在玉盘里摆上新鲜的李子,那鲜红的胭脂衣已经全部脱落,就像雪一样洁白的肌肤,让人不忍心咬它。 我想着上元节刚嫁给丈夫时的情景。那时酒意正浓
霜苞莹绿,是芋原佳产。 霜冻后,荷叶上的露水晶莹如玉,这是芋头的原产之地。 小炙红盐寄须远。 我要把刚煮好的红烧肉用红盐包裹好送到远方。 想美人绡帐,锦瑟弦抛,怜俊味,绝胜画篝香软。 想象着美丽的女子在丝绸般的帐幔中,弹奏着琴瑟,香气柔和如同画中的篝火。 凤酥微带涩,扶荔当年,粉省薇郎奏封版。 凤凰酥味道微微有些苦涩,当年扶荔的香气依旧,薇郎在封版上奏出了最美的曲子。 舌本细翻云,菡萏同娇
【解析】 此词为咏七夕的双调小令。上片写七夕,下片写七夕后事。 【答案】 (1)“软沙镵净”三句:用“玉液初尝”、“碧藕生时”来比喻西瓜。 (2)“鸽翠驼红”三句:用《诗经》中的“女曰鸡鸣”“子兴视夜”“鸡栖于埘”等典故来说明七夕之夜的情景。 (3)“银刀”二句:以“醍醐”和“玉卮”来比喻酒之醇厚甘美;又以“唾青”来比喻酒的清冽。 (4)“蒋市”一句:指卖西瓜的地方。 (5)“甚旧谱”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