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红褪乍,爱玉浆沁齿。
谁割蜂房蜜脾紫。
等荔娘十八,锦笼忙缄,铃响月,驰到泖湖飞骑。
仙根蟠彩凤,酥核如珠,荡口香茄逊珍味。
蕤帐梦回甜,隔镜春涡,怜一样、晕来柔腻。
甚客去、西园闭重门,等萍泛年华,东风吹绮。

【注释】1.嫣红褪乍:形容桃花鲜艳。2.爱玉浆沁齿:形容喝蜜酒的感觉。3.谁割蜂房蜜脾紫:形容蜜蜂酿的蜂蜜是紫色的。4.等荔娘十八,锦笼忙缄:等待荔枝成熟后,用锦缎包裹起来。5.铃响月:指月亮的光辉照在树上。6.驶到泖湖飞骑:指骑马飞驰到泖湖边。7.仙根蟠彩凤:指蟠龙般的树根上生长着五彩缤纷的凤凰图案。8.酥核如珠:形容桃子的果肉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9.荡口香茄逊珍味:形容西瓜的口感比珍贵的食物还要好。10.蕤帐梦回甜:形容梦中尝到了甜美的食物。11.西园闭重门:指花园的门关闭了。12.萍泛年华:指像浮萍一样飘过青春时光。13.东风吹绮:指东风拂动美丽的衣服。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水蜜桃的形态和味道,以及人们采摘、品尝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首句“嫣红褪乍,爱玉浆沁齿”,形象地描绘了桃花的艳丽和香甜可口的味道。次句“谁割蜂房蜜脾紫”,则进一步描绘了蜜蜂酿制的蜜酒的颜色。接下来的句子“等荔娘十八,锦笼忙缄”,则是说人们在等待荔枝成熟后,用锦缎包裹起来。这些句子都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画面感。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采摘桃子过程的描绘:“铃响月,驰到泖湖飞骑”。这里的“铃响”指的是采摘时使用的篮子发出的声响,而“驰到泖湖飞骑”则描绘了人们骑着马飞奔到泖湖边的场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人们的忙碌和辛苦,也体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在诗的后面,诗人开始转向对桃子本身及其口感的描绘。“仙根蟠彩凤,酥核如珠,荡口香茄逊珍味”,这三句分别描绘了桃子树根上的五彩凤凰图案、桃子果肉如珍珠般晶莹剔透的质感以及西瓜的口感。这些描述都非常生动,让人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桃子的美丽和美味。

“蕤帐梦回甜,隔镜春涡,怜一样、晕来柔腻”,则是诗人对梦境中尝到甜蜜桃子的回忆和感慨。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记忆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对生活中简单快乐的珍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桃子的美丽和美味,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