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肩吾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逐句分析诗的内容与形式特征。“可怜幕上燕,差池弄羽衣”是写燕子的外形、动态和动作特点。“夜夜同巢宿,朝朝相对飞”是写燕子的活动习性。“衔泥瞻乐善,相贺奉英徽。秋蝉行寂寞,恋此未辞归。”这是写燕子的习性及行为特点。 参考答案:燕子的巢筑在屋梁上,所以诗人将燕比作“幕上燕”,以形象地表现了燕子的轻盈与飘逸
解析: 第1句:“瑞雪坠尧年,因风入绮钱。” - 关键词: 瑞雪、尧年 - 注释: 这里“瑞雪”指的是吉祥的雪花,而“尧年”指的是尧帝统治时期,象征和平与繁荣。此句表达了雪花如同吉祥之物一般降下的美好景象。 - 赏析: 诗人通过描绘雪花如瑞物般降落的场景,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向往和赞美。 第2句:“飞花洒庭树,凝瑛结井泉。” - 关键词: 飞花、瑶瑛、井泉 - 注释:
注释: 咏胡床应教诗:这首诗是赞美胡床的,表达了诗人对胡床的喜爱和欣赏。 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胡床的名声传遍了外国,而它被引进我国后,人们却相信其价值。 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胡床的脚歪了,但形状已经端正;胡床的文饰斜了,但形体已经平整。 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初征:面对来访的客人,命令随从出发进行征战。 何如淄馆下,淹留奉盛明:还不如在淄县的官邸下留待,以便侍奉皇上。 赏析
【注释】 宋地:地名,今湖北安陆一带。鹢(yì)飞初:鹢,即鹅。古代一种水鸟。鹢飞初,是说鹢鸟刚刚飞起来。湘川:湘江,在今湖南境内。燕起馀:燕子刚刚飞起。湘川燕起馀,写春末夏初的景色。扫坛:扫除坛场,指祭祀。聊动竹:轻轻地摇动着竹子。吹薤欲成书:吹风像要写成书的样子。薤(xiè):一种香草。合浦树:合浦县出产的大树。合浦树应疏:合浦的大树应该稀疏了。阳乌:太阳。转翅:一作“转翼”。定非虚
【注释】 新林:即新亭。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边,是三国时孙策、周瑜等宴会的地方。 旆(gu6i):古代军队行进时所张的旗子。 黄山路:指从建康到丹阳的山路。 舟纚:船摇荡的样子。 合幰(xiǎn):车盖四周加饰以幔帐,使篷车更加华丽。 分骖:分驾两马,各走一边。古人乘车,通常有四匹马驾车,一马在前引导,称为“骖”,其余三马在后相随为“驷”。 常山:郡名,今河北正定县西北。 临岱:登山,登上泰山
春日诗 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 影出朱城外,香归青殿中。 水映寄生竹,山横半死桐。 颁文知渥重,搦札愧才空。 注释: 1.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感受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里桃花盛开、柳絮飘飞的景象,阳光透过花瓣洒下斑驳的光点,微风吹过使柳絮在空中飞舞。 3. 影出朱城外,香归青殿中
《和晋安王薄晚逐凉北楼回望应教诗》赏析: 这首诗是庾肩吾为晋安王所作,描述了在薄暮时分,追凉于飞观中的情景。诗中描绘了傍晚的景色,树影斜映,日落水边,远处天空与江岸相连,远处的帆船如同凌空而起。诗人以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王侯交往时的愉悦心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南朝文人的风采。 原文与译文: 1. 向夕纷喧屏,追凉飞观中。 - 注释:向夕表示晚上,纷喧屏指屏风上的喧闹声
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 岁末时节,应令诗以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怀与内心不安之情。 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 于是拿出柏树叶酿制的美酒,尝试着用五辛盘(一种古代祭祀用的菜)祭祀祖先。 金箔图神燕,朱泥却鬼丸。 在金色的箔纸上绘制出飞翔的神燕,在红色的泥土中雕刻出驱邪的鬼丸。 梅花应可折,倩为雪中看。 或许可以折断一枝梅花,让它陪伴我在这纷飞的雪花之中。 赏析:这是一首关于岁月
【注释】 ①和徐主簿望月:诗人与友人徐主簿同登楼望月。和,应和。徐主簿,名不详。 ②楼上徘徊月:登上高楼,久久地观赏着明月。徘徊月下,指对月亮的眷恋之情。 ③窗中愁思人:室内的人儿正沉浸在忧愁之中。 ④照雪光偏冷:月光照射在积雪上显得更加清冷。照雪,形容月光明亮洁白。 ⑤临花色转春:望着花枝,仿佛看到了初春的景象。临色,对着花枝。 ⑥星流时入晕:星星时隐时现地点缀着天空,好像进入了一个晕圈之中。
七夕诗 玉匣卷悬衣,针楼开夜扉。 姮娥随月落,织女逐星移。 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 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注释: - 玉匣卷悬衣:指嫦娥把衣服放在玉匣中,等待夜晚的来临。 - 针楼开夜扉:指牛郎织女的相会之地——织女星(织女星在银河的东岸)和牵牛星(牵牛星在银河的西岸)之间的桥梁,即“鹊桥”。 - 姮娥随月落:指嫦娥随着月亮的落下而出现。 - 织女逐星移:指织女随着星星的移动而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