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奎
【赏析】: 此诗是送邓提举之官江浙的四首之一。诗中抒发作者对邓提举的深情厚意和依依惜别之情。全诗用典贴切,意境高远;情深意长,感人至深。 “白云一觞酒”:白云作杯中的美酒,这是诗人的想象。一觞酒在手,可以畅饮无忧。 “离思沧溟间”:离别的思念,就像茫茫沧海一样无边无际。这里化用屈原《哀郢》诗“浩浩沅湘兮无源水,漠漠皋兰兮三秋。”之意。 “子行勿复居”,子指邓提举,勿即不要的意思,复居为再次居住
【注释】 拜醮北观:到北方观赏庙宇。醮,祭神的仪式;北观,指北京的太庙、雍和宫等处。 斋罢敞春服:斋戒完毕,穿上春天的衣服。 趿履(tā lǚ):拖着鞋。 修廊:曲折的长廊。 笼禽:笼子中的鸟。 新响:悦耳的声音。 竹风凉:竹叶随风飘动,发出沙沙的声音。 道人房更深:道士的房间更深更静。 炉烟引微香: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扬,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谢尘鞅:摆脱尘世的纷扰与烦恼。 闲来日偏长
【注释】:长江西来生远洲,极目凝作人间秋。 奇峰列笋拔地起,晴岚积翠凌空浮。 当时怀抱真快事,笑拨短棹随凫鸥。 乘清弄影歌窈窕,洗净万斛黄尘愁。 风涛击岸石欲裂,日月出海云还收。 别来闲身堕羁束,抚手叹惜年光流。 高侯胸中蟠景概,落笔肯为仙翁留。 神工超出八极表,下视海岳如浮沤。 至人不遣魂作梦,咫尺已足穷追搜。 我爱题诗招靖节,况有二子鸣相酬。 便当开樽醉其下,仿佛领□为鳌头。 苍烟历历辨庐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及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1)集云:指佛寺。南土气蒸溽,城居厌喧卑:南方的气候炎热潮湿,住在城中感到厌倦了喧嚣低贱的生活,这里用“厌喧卑”,表现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2)官曹:官府。稍休暇:稍微休息放松一下。 (3)寄此方驾驰:在这里暂且放马疾驰,以排遣心中的压抑与烦闷。 (4)侧径转萦曲,遥原杂林池:沿着曲折的小路上
陈氏思兰亭 【注释】俨:整齐。春服成:春日的盛装已备。浮云澹微阴:浮云淡淡,天空微阴。 【赏析】首句点明节令,为全诗定下基调。“俨俨”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着春日服装的形象,又表现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盛装出游图。 第二句以浮云暗阴喻时事变幻莫测。“行随越山曲”,写诗人随着越地山间小路行走,“修篁映疏林”写竹林掩映下的山路。这两句写景自然流畅,意境清幽,使人感到清新宁静,物我两忘
【注释】 1)子:指我。踟(chí)蹰:徘徊不前的样子。 2)我:代词,我们。夷犹:犹豫。 3)交:朋友。绸:亲密,深厚。 4)雨霁:雨止天晴。 5)江树:江边的树木。浮:飘荡不定。 6)望极意逾远:眼望极远的地方,情思更加遥远。 7)商歌:唱商调的歌声。 8)激:振奋,鼓舞。 9)负郭田:有肥沃的土的田地。 10)人:指同乡。 【译文】 我在路边徘徊,你挥袖向我告别, 想到此别难舍
诗句释义 1 团团故园月:指的是月亮形状像圆球,圆润的月亮在天空中。 2. 微钩画云端:形容月亮挂在云层上,如同用笔画出的样子。 3. 孤舟天际来:描述一叶小舟从远处驶来,孤零零地出现在天际。 4. 湖波正弥漫:描绘湖水波光粼粼,仿佛被月光所笼罩的情景。 5. 但念时节流:思念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可能是对过去的回忆或对未来的期待。 6. 不畏道途难:即使道路艰难,也不畏惧
送邓提举之官江浙 其一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天寒道路遥 - 天气寒冷,道路遥远。 2. 岁晚风雨作 - 年末时节,风雨交加。 3. 虚名谅何为 - 名声虚无,有何意义。 4. 矧此怀抱恶 - 而且内心充满忧虑。 5. 子行既云迈 - 你即将开始新的旅程。 6. 离居愧余索 - 离别时感到羞愧自己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 7. 物盛固有时 - 事物繁荣总有其周期。 8. 空山正凋落 -
送别刘道夫 春晚益可爱,绿阴蔽前郊。 念子暂时别,我心已云劳。 浮云始舒霁,倏见疏雨飘。 暄爽骤变更,岂异世俗交。 微飙起林杪,清池树光摇。 沈忧渺予心,衰发矧渐凋。 怅焉立斯须,幽禽语嘐嘐。 注释: 春晚:指春天的傍晚。益:越发。 绿阴:绿叶形成的树荫。 念子:想念你(刘道夫)。子,古时对人的尊称。 暂时:片刻间。 我心:诗人自己的心。 舒霁:天气转晴。 倏见:转眼间。疏雨:小雨。飘:飘落。
注释:江湖之间起秋风,让人眯着眼睛看不清楚。挂上船帆飞向云天,行子归心已满。我像病鹤一样蹇涩,想往飞翔却总觉翅短。怅然不能休息,城高暮山在远方。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写景抒写了自己内心的矛盾情感。前四句写秋江风大,舟人目眩;后四句写诗人自己有感于时局动荡,欲有所作为而不得,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担忧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