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注释】 1. 樱桃子熟:指樱桃已熟,果实可食。 2. 竹初肥:指竹子刚长出新的嫩芽,叶子肥厚。 3. 蜂房滤粉暗成脾:蜜蜂在巢中筑巢时,用蜜糖和花粉混合的浆糊来过滤、填充,形成蜂房。 4. 画垣生绿衣:墙壁上生长出绿色的苔藓或青草。 5. 蒲雨涨:指水塘中的水涨起来,蒲草上的露珠被淹没了。 6. 柳桥低:指柳树垂下的枝条低低地垂到水面上。 7. 秋千深院迷:指院子里的秋千架被树叶遮住了
注释: 谁传消息问天台。桃花开未开。白云缥缈月徘徊。阮郎来不来。 鸟作使,鸩为媒。当时玉镜台。十年养就凤凰胎。何劳莺燕猜。 赏析: 《阮郎归·湘水无情吊岂知》是南宋词人张元干的咏物词。此词上片描绘了一幅清丽绝俗的天台山图景,下片则以“阮籍”和“嵇康”自况,表达自己对国事的忧虑之情。全词借景抒情,托物寄意,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上片开头三句,写友人来信问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具体是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和把握,然后逐句分析诗歌,最后理解诗意并结合写作背景等来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评价其思想价值。 “玳筵别酒未曾醒”,诗人以“未曾醒”三字写自己与朋友分手时的心境,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飞帆过洞庭。”这两句诗写眼前之景。洞庭湖波涛汹涌,湖水浩渺无际,而船行其中,犹如在云海之上。
阮郎归·夜登丛桂楼 【注】 1. 阮郎:泛指文坛上才华横溢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2. 月色:明亮的月光。 3. 银河:天空中横跨的银河。 4. 玉流:美玉,这里比喻清澈的河水或江水。 5. 半轮寒魄:指月亮的一半,也即新月。 6. 清光:明亮的月光。 7. 金尊瑶管:精美的酒器。 8. 毫端风景:指笔尖上的风景画。 9. 名山:著名的山。 10. 倚危楼:站在高楼边。 11. 知音千古求
注释: 日高 —— 太阳很高,阳光明媚。 碧树 —— 绿树。 午阴 —— 中午的阴影。圆 —— 完满,完整。 绣床人未眠 —— 在绣床上的人没有睡着。 回文锦字彩丝缠 —— 用回文的方式织成的锦字用彩丝缠绕装饰起来。 飞絮底 —— 飘飞的柳絮的底部(比喻春去夏来) 落花边 —— 落下的花朵的边缘(比喻青春逝去)。 玉人一去不知还 —— 你离去后,我就像失去了一个玉人一样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诗句释义 - 风飘黄叶怆辞枝:秋风中落叶被风吹得飘舞,触动了作者对即将凋谢的秋天的感伤和不舍。 - 楼前处处飞:在楼前的各处都能见到秋叶随风飘落。 - 闲来无闷亦凄其:尽管无事可做,但内心深处还是感到悲伤和寂寞。 - 方知秋气悲:这才知道,秋天的气息是如此悲凉。 - 堪叹处,可怜时:感叹这种时节,令人怜惜。 - 倚栏空自知:靠在栏杆上,只有自己知道。 - 徘徊魂梦欲何依:灵魂徘徊
【诗词解释】 红绡:红色丝绸。 小栏西:小栏杆的西边。 绿鬟:黑色的头发。鸾镜低:指梳妆台,低垂的鸾凤镜。 晓妆初罢:清晨刚梳妆完毕。 徘徊:来回走动的样子。 沉水爇:沉香,一种香气浓郁的香料。 绮栊:精美的窗户。 鸳鸯新绣裌罗衣:指新娘的新绣花上衣。裌(xié)罗衣:一种有两片袖子的衣服。 半暖时:刚刚有些温暖的时间。 赏析: 《阮郎归》又名《秋夜月》,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牌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需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答题:诗人在描写春天景色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东风吹缓雨微停”写春风和煦,春雨绵绵,雨势渐小。“看来非是晴”点明天气不是好天,暗示诗人心情不佳。“姑姑何处唤鸠声”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愁怀不耐听”点明了诗人的心情是愁苦的
【注释】: 阮郎归:词牌名。 过镜水庵(壬午):作者任苏州知府时所建。壬午,即宋宁宗嘉熙元年(1237)。 阊门:苏州城东的城门。南下接芳郊:指苏州城外是一片花海。 禅居傍寂寥(liáo):指作者在镜水庵居住时的心境。 洞泾桥外路遥遥:指作者从镜水庵去往附近的三四桥的路途遥远。 孤柏影,直凌霄:指作者在镜水庵附近看到一棵高大笔直的柏树。凌霄,指直上云霄。 池边置屋牢(láo)
【注释】 壬午:农历壬午年,这里指代词作的年份。 逋(bū):古代诗人名,此处借指作者自比。 草:一作“花”,与下句“看”字相对应。 清歌:即清曲,这里指的是音乐。 风风雨雨不成孤:意谓风雨无阻,依然有朋友陪伴左右,不感到孤独。 相寻:互相寻找,相互探访。 【赏析】 此诗是作者旅居他乡时所作。首句写春天容易过去,旅途上的日子也很容易度过。第二句说,自己分明是个游子,客居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