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中“长亭怨慢除夕”为第一句,点明时间;“爆竹桃符,那家春早”是写除夕的景象;“细雪霏霏,黄昏未歇打窗闹”是写除夕时窗外所见的景象;“一灯相照。看隔岁、灯花小。”是写除夕之夜的情事;“翠黛未曾描,偏此夜、匆匆天晓”则是写除夕之时女子的心事。最后一句“但有底方儿
【注释】: 1. 长亭怨慢送春:指词人送别友人,感伤春天即将离去。 2. 晚莺唤、道留春住:傍晚时分的黄莺叫声,仿佛在劝说春光不要停留。 3. 没个商量:没有合适的办法来留住春天。 4. 许多飞絮:许多柳絮飘舞。 5. 几日轻寒,淡烟遮断隔江路:这几天天气还比较寒冷,淡薄的烟雾遮住了江面。 6. 对花无语:面对花儿却无言相对。 7. 潇潇雨:小雨纷纷扬扬地下着。 8. 绿草满汀洲,料此际
【注】 长亭怨慢:词牌名。 柳如是:即柳如是,明代女诗人,与钱谦益为夫妻。有《湖上愁词》一卷。 玉楼仙去:指钱谦益在崇祯十一年(1638)被削职归家后,因疾病不起而死,时年五十四岁。 片石多情:柳如是墓前的一块石头。 两字笤华,阿谁镌出篆文古:意思是“两块石头上有篆文”。笤华,一种古代的石器。 绸缪花乳:绸缪,缠绵之意。花乳,形容女子肌肤如凝脂般洁白。 玉指记秋风,当红豆相思摩抚
长亭怨慢 夕阳西下,望断故关衰草。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怅然悲秋情绪,难向朱颜常驻。日长天阔,愁压重楼飞絮。 泪染衣襟不自知,一帘幽梦谁醒?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肠?留得枯荷听雨声。残香小,佳人何在?夜来孤馆闭清秋。 赏析: 《长亭怨慢》是宋代词人王沂孙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伤别之情。作者由眼前之情景,联想到往日离别之情景,感慨万千,不胜今昔之感。下片写相思之情。作者由对故人的思念
此词上阕写画梅寄情,下阕抒写对远方佳人的思念。 上阕「看点点、林梢初透。倚竹无言,暗香盈袖。水远天长,素心独抱向谁剖。粉融脂溜。」 「点点」二字,形容梅花开放之盛。一语双关,既指花瓣儿密布如点点,又喻人眼望花如点点。 「林梢」即枝头。「初透」是说梅苞刚刚绽开一点。「倚竹无言」,以「竹」为比,写出了梅花的孤傲和清高。「暗香盈袖」,暗含着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下阕「记否。共巡檐索句,手撚一枝还嗅
长亭怨慢·偶过社园,花事垂尽,再和枝巢 注释:这是一首词,作者是辛弃疾。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以及作者对春天的感慨之情。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春日偶过社园时所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春天即将过去的哀婉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词作
【注释】: 1. 丙申:宋高宗绍兴十二年。虎阜:今江苏苏州市西南。2. 沧波:沧浪的水。3. 扣舷:敲船身。4. 大隐:大隐隐于世。5. 长安:指汴京,北宋都城。6. 断蓬飘梗:飘泊不定的蓬草。7. 莺花:比喻春色。8. 一片:无边无际。9. 留得:留住。10. 江城:指吴地。11. 梅风凄哽:形容凄凉的声音。 【赏析】: 此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春天。时辛弃疾在镇江任通判
【注释】: 1. 长亭怨慢:词牌名,又名“惜秋华”。 2. 饶枝:指腊梅的枝条。 3. 黄金娇蕊:形容腊梅花的颜色像金子一样鲜亮。 4. 嚼来无味:形容腊梅花虽然好看,但是味道并不好吃。 5. 春阑:春天快要结束了。 6. 海棠花下烛频灺:在海棠花下,蜡烛燃烧得频繁。 7. 岸容何似:河岸的景色怎么样? 8. 垂怜意:表示希望得到别人的怜悯。 9. 素心人:纯洁无邪的人。 10. 朦胧如睡
【注释】 长亭怨慢·沈雪渔年八十有六,其子霄鹏迎养杭州,起居甚健。余方与约秋中当诣访,乃于中夏无疾遽逝,令弟逋梅来告,赋此写哀:君前官余姚训导最久,而葬木渎,故篇中及之 更不许、湖楼重见。暑雨哀蝉,一声凄咽。笠屐翛然,晚晴难倚老来健。拂衣归去,还入侍、通明殿。俯睨旧湖山,那忍看、风骄云幻。 绿遍。叹池塘梦醒,不似当时葱茜。垂虹好句。尚传诵、老人星见。定忆得、咫尺姚江,种春雨、芳兰盈畹。换绕墓寒梅
【注释】: ①长亭怨慢·妇兄耿伯齐:这是一首词牌名为“长亭怨慢”的古体词,由作者自创。该词牌名源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全词共六句,每句五字,押韵。 ②重倾离绪:重新倾注离别之愁绪。 ③月夜松冈:在月光照耀下的山冈,指墓地或坟地。 ④黯然凄苦:形容悲伤、忧愁的样子。 ⑤蓦地波澜:突然之间出现了惊涛骇浪的景象。 ⑥萍梗:漂浮不定的浮萍和木桩,比喻无依无靠的漂泊生活。 ⑦令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