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
注释: 首夏园中 首夏:初夏。 东园里:指在园中。 耽:沉溺,沉迷。 仍耽:仍然沉溺。 书自曝:把书籍放在太阳底下晒。 微悦:略感喜悦。 鸟还窥:小鸟飞回来窥探。 烂漫仙人实:仙人掌的果实鲜艳多汁。 芳菲大谷枝:大谷柳的枝条上开满芳香的花朵。 栖迟:安息休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的田园生活。首句“初夏时节,我独自坐在东园中”,点明了季节和地点。次句“依然沉浸在初夏的时光中”
园中 起卧祗茅屋,行吟自野夫。 山林非遁世,水竹乃忘吾。 注释: 起卧:起床休息。祗:通“只”。茅屋:用茅草盖的房屋。水竹:泛指水边竹林。 译文: 我起床休息时只是躺在茅屋里,行走吟诵时就像一位隐士。 山林并非是逃避世事之地,而水边的竹林却让我忘记了自己。 注释: 怜兹:怜悯这些。负郭:靠近城郭。徒:徒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寄李评事二首·其一》
【注释】 南望是:向南眺望。是,指代家。 十里到城馀:指从住处到城里还有一段路程。 地僻惟闻雁:由于地方偏僻,所以只能听到大雁的叫声。 村贫亦有蔬:虽然村子贫困,但蔬菜还能买到。 旧开三径在:旧日开辟的三个小道仍在。 新结数楹居:新建了数间屋舍。 早晚攀同驾:早晚可以一起乘车去。 来看隐者庐:来看看隐居之处。庐,这里指房屋。 【赏析】 《秋日诸友招饮病体未赴》,此诗写诗人因身患疾病而未能赴约
冬日招友人饮二首 读书非避世,种竹稍成家。 几为辞城市,因之卧海涯。 小堂春覆草,曲槛晚留花。 及此高轩过,郊原欲雪加。 注释:读书不是为了隐居避世,种竹子渐渐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几次想要辞官归隐,所以选择住在海边。小堂前是春草覆盖着的空地,曲槛边则是傍晚残留的残花。等到你从这里经过,看到这一片美丽的景色,就会想起我在郊外放羊的日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海边小屋的闲适生活
诗名:《秋日诸友招饮病体未赴》 一自得归心,追游每共寻。衔杯能月上,开菊况秋深。 露白庭阴净,山青海气沉。应多新熟酒,拟作向来斟。 注释:这首诗是李舜臣在秋季时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表达了他与朋友们一同饮酒赏月的情怀。诗中的“一自得归心”,意味着诗人自从回归故乡后,总是渴望与好友们一起游玩。接下来的“追游每共寻”,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常常共同追寻欢愉的情景
初度友人过饮 乍喜高轩过,还惊短发催。 相看俱老大,相慰有归来。 注释:刚刚高兴看到朋友来访,又惊愕地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看着彼此都显得年岁已大,但相互慰藉,因为有你的到来而倍感亲切。 译文: 刚一见到你的到来我非常高兴,但又突然感到时间不早了。看到你,我们都显得有些苍老,但相互安慰说有你这样的朋友在身边,就觉得很亲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 甲辰:即元丰三年(1082)。 年年今日酒:每年这一天,都要喝酒庆祝。 那:哪,何。 芳菲:花草的芳香,泛指美好的事物。 罢场园赋入,闭户草虫吟:宴会散去时,把所作的赋文收进去;回到家里,关上房门写诗。 夸:夸耀,自夸。 悠然岁暮心:心中充满了对年老的悠然之情。 【赏析】 《甲辰初度》是宋神宗熙宁九年所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公诗以清丽婉约见长。”这首诗
秋日诸友招饮病体未赴我原想闭门谢客,归去的身子反倒没有闲暇。 一秋下来农事自是去了,整天鸟鸣声也随着归来。 落叶落出平原野地,澄潭映入晚山之巅。 登高虽然只是这个月,但知道洗掉田中的污垢。 译文: 秋天的时候朋友们邀请我去喝酒,但是因为我身体不适没能前往。 原本打算关门不接待客人,可是回到家中却觉得时间不够用。 一个季节过去农活已经结束,鸟儿也一天天回到了家中。 树叶从高处落下落入平原
注释: 开先寺别何邦镇:在开先寺分别了何邦镇。开先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是一处古迹。 昔人读书处:昔日有人在此地读书。 瀑水香炉峰:瀑布水声如同炉中之香炉。瀑水,指瀑布的水声;香炉峰,指山峰形状如香炉。 年往碑仍在:时光流逝,但那立于山中的石碑却依然存在。年往,指岁月流逝;碑,指石碑。 云深嶂若重:云雾缭绕,山峰显得更为高大。云深,形容云雾浓密;嶂,指山峰;若重,形容山峰显得更加高大。
【诗句释义】 贫家何所有,浊酒在床头。 手辄禁寒漉,身应为晚谋。 村中单骑入,灯下数行休。 赖得醺然卧,区区谁复求。 【译文】 我贫穷的家里什么都没有,只有那浑浊的酒就放在床头。 每次喝酒后都感到手冷,所以我经常是喝着喝着就想着如何过晚些日子的生活。 我独自骑着马进入村子,在灯光下休息一会儿就回家睡觉。 幸好我喝醉了能安心睡去,谁会再来找我呢? 【注释】 1. 贫家:贫穷的家庭,家境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