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秋日郊行”,这是要求学生对诗中的每一句进行解释,然后分析整首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步出无晨暮,薄田随所经。”这句的意思是说出了城郊就再也没有早晨和傍晚了,那片薄田也随着所要经过的地方了。这两句是写郊行所见景色,点明了郊行的时间和地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晴雨滋寒水,凉飙起夕坰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壬寅九月十有七日吾生四十有四年矣 - 壬寅:指天干的第二个壬。 - 九月十日:具体的农历日期。 - 四十有四年矣:表示诗人已年满四十四年。 2. 叨官敢自意,亦昨赋归欤 - 叨官:担任官职。 - 敢自意:不敢自量。 - 亦昨赋归欤:昨天我辞官回家了。 3. 家薄徒书满,园荒始草除 - 家薄:家境贫寒。 - 徒书满:仅剩的财物也用尽了。 - 园荒始草除:因为家园荒芜
注释:秋风时节,朋友们请我饮酒,但因为我身体不适,未能赴约。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豪爽健朗,喝千杯酒也像往年一样。 春天到来时,我能戒掉酒瘾。年岁已晚,我不能回家务农。 朋友为我命酒,让我唱歌,歌声应该如白雪般洁白美丽。 我想跟随在你们身边,想和你们相聚的日子没有尽头,但现在却辜负了主人的盛情。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与友人相聚饮酒的诗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以秋日为背景
宿东林寺 谷转还青峤,烟扶下赤坡。秋山凋叶少,暝径咽泉多。 注释:山谷间回旋,仿佛又回到了青翠的山峰;烟霭缭绕着下山的路,显得更加陡峭曲折。秋天的山中树叶凋零,显得有些萧条;黄昏时分,山间的小路上,泉水的声音也变得低沉而稀少。 赏析:“谷转还青峤”,这两句是说,山谷之间,似乎又返回到了青山之上。“谷转”指的是山谷的弯曲和回转,给人以一种深远、幽静的感觉。“青峤”即指青山
秋夕友人过饮 墀菊开应晚,园蔬摘欲霜。 一樽来共酌,数本坐犹芳。 柴馆始晴雨,荒筵及月凉。 愧非贤者室,带有德星光。 注释: 墀(chí):台阶前。 庭阶前的菊花应当已经开了一些,采摘的蔬菜也应该是快要成熟了。 一樽(zūn):酒杯。 一樽酒来了以后大家一起来喝酒。 数本:几本书。 坐在书旁边还能感受到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柴馆:柴草搭建的房子或简陋的住所。 刚下了一场雨,天气开始转晴。 荒筵
注释: 1. 终朝:整日,一天。 2. 颇赖:很依赖,很需要。 3. 尊:酒杯,代指酒。 4. 薄:减少,消除。 5. 归来兴不空:归来的心情没有空着。 6. 妇:指妻子,丈夫的配偶。 7. 聪:聪明伶俐。 8. 怪底陶彭泽:为什么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却能种植好稻子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饮酒的诗,诗人以酒助兴,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将按饶州 正好秋蓬似,因风转未休。 世途轻宦拙,儿女别家愁。 庭次梅初吐,江南橘再收。 蒹葭何处夜,今去泊孤舟。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正好秋蓬似:形容秋天的芦苇随风飘动的样子。 2. 因风转未休:形容芦苇随风摇曳不停歇的景象。 3. 世途轻宦拙:形容仕途不顺,感到仕途艰难。 4. 儿女别家愁:形容离别时家人的忧愁。 5. 庭次梅初吐:形容庭院中梅花初开的景象。 6. 江南橘再收
宿东林寺 山寺忽云端,山行处处欢。 晚凉岩际宿,秋色月中看。 缓步多幽壑,清声即近滩。 苍阶疑露湿,瀑水堕空寒。 注释: 1. 山寺忽云端:意思是山中的寺庙仿佛在云端之上,形容寺庙高耸入云。 2. 山行处处欢:指在山上行走时,处处都能感到愉悦的心情。 3. 晚凉岩际宿:晚上凉爽的时候,在岩石边休息。 4. 秋色月中看:秋天的景色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5. 缓步多幽壑:慢慢地走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将发九江 译文: 我准备离开前往九江。 2. 啼鸡催晓发,度雁倏秋深。 译文: 清晨被鸡声叫醒,秋意渐深。 3. 自是羁怀甚,兼多草际吟。 译文: 本来就有许多忧愁,又加上在草间吟诗。 4. 风清山易冷,月落阁还阴。 译文: 风清时山容易感觉寒冷,月亮落下后阁楼变得阴暗。 5. 木叶兼江浪,方添隐几心。 译文: 树叶和江浪交织,才让人感到内心的平静。 赏析:
【注】彭蠡:古国名,春秋战国时,吴、越分治此地。观澜阁:楼名,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 天地见彭蠡,清浅杂烟浮。 观澜阁俯瞰长江,江面宽阔,水面如镜。 忽讶城隅望,苍茫海上秋。 远望长江尽头,只见一片茫茫的海洋,天空中飘着淡淡的云雾。 长风驱远水,落日走神虬。 远处的帆船随着强劲的东风行驶,而夕阳则缓缓移动,仿佛一条神龙。 骇浪时能似,银山碎十洲。 有时海浪汹涌,如同银色山峰被打碎般壮观。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