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铎
【注】沄沄:流动的样子。张翰:东汉末,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翰在洛阳作官时,因见秋风起,思念家乡而辞官归乡,见《晋书·张翰传》。禄轻道重:比喻官职小,使命重大。三黜:多次被罢免。莫回首:不要回头看。 译文 滚滚的水流像山一样围绕着村庄流淌,道路弯弯曲曲地转过岗陵,来到了渡口。张翰看到秋风起了,动了思乡之心;惠崇看到烟雨蒙蒙,孤舟独泊在江边。我虽然地位低下,但道义崇高,曾三次被罢免官职,现在日暮人远
在霜雪中,青青玉石丛生, 不肯从桃李中吸取芬芳。 不知香界何方立, 只能借助清风问箨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画面,通过“玉一丛”和“桃李”对比,强调了诗人追求自然纯粹之美的决心。诗中的“肯从桃李借薰醲”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凭仗清风问箨龙”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法则的好奇与探询。整体而言,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及对传统束缚的挣脱,充满了哲理性和诗意
注释:细雨中微风拂过窗户透出凉意,听到机声才想起心绪悠长。无心孤竹哪能如此,自是诗人懂得欣赏香的芬芳。 赏析:此诗写诗人独自在细雨中闻机而兴,抒发其对自然美景与生活乐趣的热爱之情。首句写雨后屋外之景,点出“含风”二字,渲染出一种清新凉爽之感;次句以闻机之声为起兴,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三句承上而来,写出了自己孤独的生活状态。全诗意境优美清远,语言质朴无华,读来韵味醇厚
【注释】 九陌:指京城长安的街道。黄尘:尘土。马头:马的头部。眼明:眼光明亮,这里指佛光。佛界:佛教所认为的世界境界,即极乐世界,也称为“净土”。接仙洲:连接神仙居住的地方。清溪:清澈的小溪,映照出红莲的影子。禅榻(tà):僧榻,僧人坐禅用的木制小床。生凉:产生凉爽。碧树:绿色的树木。少室:山名,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西北。宗风:宗门的风气,这里指少林寺的武术风格。开木义:指少林功夫中的劈掌动作
【注释】 襄城:古县名,在今河南省方城县。道中:路上。 禾黍低风汝水长:指秋风萧瑟,稻谷成熟,河水悠悠。 迟迟:迟缓、缓慢。 驿骑:驿站的马车。 秋阳:秋天的太阳。 病躯官事交相碍:身体患病,公务缠身,相互妨碍。 梦雨行云肯借凉:梦中梦见下雨,天上行云愿意给我送来凉爽。 尽说:都说。 秋虫:秋天里的虫。 却:却。 苛政:繁重的政治压迫。 诗成应被西山笑:我写的这首诗应该让西边的山都笑起来。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鱼鸟为喻,抒发了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 其一: 随人作计鱼千里,知命无忧鸟一天。 译文:跟随众人出谋划策,却像鱼儿一样远离家乡;知道命运的安排,便无忧无虑地高飞远走,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其二: 碧落云深堪避世,九华烟暖可忘年。 注释:碧落:青空。云深:云气浓密。九华:指庐山,在今江西星子县南。烟暖:山中云雾缭绕,气候温暖宜人。可忘年:可以忘记年龄。 译文
【注释】 次韵答季通:这是一首和诗,作者在这首诗中对季通作了回应。次韵:这是一首应景之诗,即根据前人的诗作而创作的诗。华首:指花白的鬓发。何意:为什么。“何意”一词是反诘语,表示疑问。软红尘:指繁华尘世。霄汉:指天上、高空。聊收:姑且收留。退鹢:指归隐的船。方喜:刚刚喜欢。又从:再次得到,指重获自由。净社:清净的寺院,这里借指隐居之所。高山流水:指知音难遇。霁月光风:指晴朗的夜晚,月光明亮
这首诗是作者对邹公收藏的《渊明归去来图》的赞美之作。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牛刀小试义熙前,一日怀归岂偶然。 - “牛刀”在这里指的是有才能的人,“小试”则是表示初试身手或者初露头角。“一日”可能意味着在短暂的时间内。“怀归”是指思念归乡。“岂偶然”则表达出这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而是有某种必然性。 有意候君门外柳,无机还我酒中天。 -
【注释】 赋丈室碧玉壶善甫:指白居易《赋得碧玉壶赠于良》。善甫,名不详。 榆枋(fān):指榆树和桑树的根干。榆枋,比喻官场中的权位。 戏作方壶当玉堂:以游戏之心作一首诗来比拟自己的仕途,就像在玉堂里摆放着一个方壶一样。 虚静自应详止止,逍遥均是一苍苍:形容自己内心宁静,像天空一样广阔无际;也形容自己心境超然、闲适自在,如同苍天一样广大。 心含宝月无中外:比喻心胸坦荡,光明磊落。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景,描绘了一幅白沙翠竹、小江村的田园风光图。颔联写情,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之情,忘情于鸥鸟和山野之乐。颈联写事,抒发了作者在田园中生活的满足感。尾联写意,表达了作者超尘脱俗的生活态度。“得酒谁能更羁束,不妨倒著白纶巾。”意思是说,有美酒就尽情地喝,不必再受拘束。“白纶巾”是古人常戴的一种头巾,这里指帽子。 【答案】 示例: 赫仲华求赋邺台张氏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