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玉
注释: 难中闻逆首买健儿刺余献敌,我付一笑。 苍狗浮云祇浪猜,山河风景已相乖。 澄清祖逖怀空切,恢复文山志不谐。 纵死但知存肮脏,达观原自外形骸。 杀身取义吾曹事,志士何须问葬埋。 译文: 在困境中听说敌人收买勇士刺杀了我,但我对此一笑置之。 苍狗浮云只是徒劳地猜测,山河风景已经相违。 澄清祖逖的壮志难以实现,恢复文天的志向也不可谐。 即使死去也只是保持自己的清白,达观的人自然超脱于形骸之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多次想要提师入卫西京,无奈前途受阻,不能实现。 穿透甲胄,霜风扑面沙尘起,孤臣飘泊久无家。 北方怜惜那些被犬群所栖的旧臣,西望皇帝头戴翠冠,举着华丽的玉佩。 我寄身于幽深之处,操持着猗兰的琴曲;谁吹奏着胡地的拍子,悲伤中笳声哀婉。 摇摇摆摆想念此心愈发痛苦,三绕树乌鸦啼叫不停。 注释: 1. 屡欲提师入卫西京
戍鼓声声,杀气腾腾,横天之太白星几时才能休止?侵犯疆土的狼头虏出现,这样的奇才难得一见。为了纲常之争,万世之后仍争不休,怎能贪图竹帛留名千秋?何时能骑上铁甲战马,犁庭之日,再见燕然山上那片石头! 译文: 军鼓声声,杀气腾腾,天边悬挂的太白金星何时才能停止其闪耀?侵犯边境的狼头怪物出现,如此奇特的英雄实在难以遇见。只为了纲常之争,即使万代后也难以停息,又怎能贪图留下名声于史书之中
拨闷 欲拨牢骚强笑歌,此身其奈此生何。 人怜岁月优游少,我抱山河感慨多。 报国无才成坎壈,思亲有泪但滂沱。 年来枯尽英雄血,独有吞胡志不磨。 注释: 1. 拨闷:指作者在忧愁中寻找乐趣以排遣内心的郁闷。 2. 欲拨牢骚强笑歌:想要摆脱心中的烦恼和不满而勉强欢笑和歌唱。 3. 此身:自己的身躯或生命。 4. 此生:指自己的人生或命运。 5. 奈此生何:奈何,对人生感到无可奈何。 6. 人怜
秋夜不眠 请缨未斩楼兰,始信从军行路难; 骄子秋高肥马,征人霜重铁衣寒; 梦魂报国三更愤,怀抱思乡午漏残; 遥忆鳌洲烟月处,几时归弄钓鱼竿。 译文: 请缨未斩楼兰,始信从军行路难; 骄子在高秋里肥马驰骋,征战的人们铁甲寒冷; 梦魂中怀着为国家的愤怒,怀中抱着家乡的思念到了午后; 回忆起那遥远的地方鳌山和烟月,何时能够回到家乡再钓钓鱼? 赏析: 这首诗以“秋宵不寐”为题
《灯下偶读武子十三篇》是明代诗人张家玉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灯下偶读武子十三篇,期许当年颇觉迂。 壮怀曾爱读阴符。人间任笑侬狂士,我亦还怜彼鄙夫。 饮恨愁来思复楚,忧天奋处欲吞胡。 封侯自是寻常事,不数功成万骨枯。 此诗以《孙子兵法》为背景,通过作者与孙武的对话形式,表达了对战争和策略的深刻思考。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夜晚偶然阅读《武子十三篇》时的情景与心境。通过对“期许”和“迂”的解读
诗句解读 1. 第一句:“忆余为诸生时痛哭当事素餐者若而人通籍后转痛当事误国者若而人甚于若而人也吁祖宗三百年大器遂使獐头鼠目辈一朝堕甑良可痛也良可哭也” - 注释:回忆起我在成为官员之前,因为看到一些不做事的官员而痛哭不已。当我成为了官员后,又因为看到了一些错误决策而导致国家受损的人更加感到痛心。感叹祖先留下的国家和政权,竟然让那些像獐头鼠目(形容相貌丑陋)的人在一夜之间毁掉了。 - 赏析
【译文】 在军中怀念征士罗孺文,他因从军未能成功。 伊人渺邈忽如隔世,遥望山川只隔黄旗。 南阳郡肯信能长期隐居,我采石驿遥怜等待出奇。 孤愤久知思汉室,同仇应共振王师。 寒光夜发芙蓉剑,正是期君出匣时。 【注释】 1. 军中:指军队里。 2. 罗孺文:即罗贯中,唐代诗人,以《三国演义》著称。此诗作于元朝时期,表达了作者对罗孺文的怀念之情。 3. 伊人:指远方的人或事物。 4. 回望:回头眺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军中怀康之侄”,然后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诗句大意,最后进行赏析答题点拨。 1. 本诗是诗人在一次军旅生活中写给侄子的家书。信中表达了对侄子的思念之情及对侄子的勉励之意。 2. “荏苒星霜节已徂,天涯零落各欷歔”:岁月流逝,不知不觉已经一年了,我与您相隔万里,各自飘泊异乡
【注释】 惨惨西风动客衣,伤心回首月明时。 凄冷的西风吹动着我那漂泊在外的行装,我伤心地回头望着那明亮的月光。 皇天有意应相福,白刃无情亦不辞。 苍天有意赐福,即使刀剑无眼,我也决不退缩。 昔日边疆喧战马,于今邑里竖旌旗。 过去战场上战马嘶鸣,如今城内高悬战旗。 功成何日酬明主,再见垂衣驭四夷。 等到功成名就之时,我要报答圣君的恩德,再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辅佐君王驾驭四方。 【赏析】 此诗为征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