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玉
诗句解析与译文首句:“回首罗浮片月娟,伊人何处冷风烟。” - 注释: - 罗浮山:地名,位于广东省,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 片月娟:形容月亮明亮如玉,月光皎洁。 - 伊人:这里指所思念的人。 - 冷风烟:形容环境的寒冷和孤寂,有如烟雾般迷离。 - 译文: 回想起在罗浮山下那轮明亮的月光下,你身在何处?周围只有寒冷的风和飘渺的烟雾。 次句:“离群忍听三秋雁,避难曾同一叶船。” - 注释:
【注释】 感遇:感慨时事。其二:第二首诗。苍苍:指天地、大自然。兽蹄鸟迹:指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创伤。人谋:指人为的谋划。定:指命运。如今:指现在。天命不常:指天意无常,人事难料。江山无限凄凉泪:指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令人悲伤。 【译文】 奔波于乱世中的忠臣已备尝艰辛,生死存亡谁还去问苍天?战争使大地满目疮痍,到处是野兽的蹄子和鸟儿的脚印。过去的人为谋划早已注定了结局,如今天意难测人事难料
泛月其二 澄江净如练 归人浩思发不信卷帘人 相思有明月 注释: - 泛月其二:即泛舟赏月之诗。 - 澄江净如练:形容清澈的江水像白色的绢帛一样纯净。 - 归人浩思发:归来的人思绪万千,如同浩渺无边的江水一样无法抑制。 - 不信卷帘人:不相信卷起帘子的人。 - 相思有明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明亮的月光感受到彼此的相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泛舟观赏月亮时的所感所想
【注释】 野:野外。磷(pīn):萤火虫。奇鸧(qīng):即鸧,一种鸟叫声。悲声:哀鸣之声。沙场:指战场。流波:流水声。咽:呜咽。不平:不平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被贬为泷州司马时所写。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追求,同时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早行河源”起句就点明时间是黎明时分,这是为了与后面的描写形成对照,使读者感到一种时间的紧迫感
``` 順水長驅事已非,龍潛虎伏失幹旂。 南夑果繫真天子,定有王豐勒馬歸。 注释:顺应水流长驱直入,但事已非同以往,就像龙潜藏、虎蛰伏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南阳果然是真正的天子,必定有一天,像王丰这样的英雄会骑马归来。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首句“順水長驅事已非”,意味着当前的局势已经不再适合继续前进,暗示着历史的进程不可逆转。第二句“龍潛虎伏失幹旂”
【注释】 拟卜幽居绝世尘:想隐居在偏僻的地方。 桃源无路可逃秦:桃花源中没有路可以逃脱秦的追捕。 朝来怕纵潇潇目:早晨起来害怕看到秋雨潇潇。 愁见青山换主人:《世说新语·言语》记载:晋代人顾恺之有名士癖,他经常到王导家去,看到王导家的山石上长了一株青松,十分欣赏,便问王导这棵树是谁栽的,王导回答说是“此君非凡器”,意思是不是一般人能赏识的。顾恺之听后十分失望。后来,他又看到王导的侄子王羲之的书法
【注释】: 读于忠悯杨椒山两公行录不觉拍案 读了于忠和杨继盛的事迹,不禁拍案而起,感慨万分。于忠和杨继盛是两位忠诚正直的大臣,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危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奋斗。 前有于兮后有杨,须眉男子两堂堂。 前面有于忠(忠字原为“直”误)后面有杨继盛,两个堂堂的男子汉。这两句诗赞扬了于忠与杨继盛两位大臣的英勇和坚定
【注释】 ①南冠:指被俘虏的南方人,这里指自己。 ②笑歌:欢笑歌唱。 ③肯将壮志竟蹉跎:难道要把自己的壮志付诸东流吗? ④常山:在今河北省正定县西北。战国时赵将李牧曾以常山为根据地抗击燕、秦。 【赏析】 《正气歌》是文天祥所作,表达了他坚持抗元、宁死不屈的精神。 “落落”句:意谓自叹不如古人,甘愿做亡国之大夫。 “肯”句:意为决不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甘愿为国捐躯。 “丈夫”句
【注释】 谒:探望,凭吊。袁自如:指东汉末年的名将、文学家袁术的儿子——袁遗,字子瑜。司马:指曹操。遗忠:指曹操的忠心。尚有祠:还有祠堂。重来:再次来到。客泪洒荒碑:指在曹操墓前凭吊的人,流下了眼泪。长城:指曹操。借得:得到。致:招致。中原苦乱离:指导致中原战乱的元凶是曹操。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今之作。作者凭吊的是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曹操,他为官正直而刚毅,能征善战,曾平定黄巾起义
【注释】 1. 追昔:回顾过去,怀念往事。 2. 内苑曾推盖世豪:在皇宫的庭院中曾经是一代豪杰。 3. 花砖睡起日轮高:在花砖铺成的路上醒来,发现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 4. 如今转忆宸游地:现在却回忆起皇帝巡游的地方。 5. 羞见承恩旧汉袍:因为惭愧而不敢见那曾经受到恩宠的汉朝官服。 6. 宸游:皇帝的巡游。 7. 转忆:重新想起。 8. 宸游地:皇帝巡游过的地点。 9. 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