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磷飞闪闪明,奇鸧相叫互悲声。
沙场满眼英雄骨,独有流波咽不平。
【注释】
野:野外。磷(pīn):萤火虫。奇鸧(qīng):即鸧,一种鸟叫声。悲声:哀鸣之声。沙场:指战场。流波:流水声。咽:呜咽。不平:不平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被贬为泷州司马时所写。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追求,同时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早行河源”起句就点明时间是黎明时分,这是为了与后面的描写形成对照,使读者感到一种时间的紧迫感。“野外磷飞闪闪明”,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眼中所见的景象。在黎明时分,萤火虫开始飞舞,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田野。“奇鸧相叫互悲声”,诗人听到远处传来了奇特的鸟叫声,它们相互呼唤,发出悲伤的声音。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
“沙场满眼英雄骨”,这句诗则表现了战场的残酷和无情。诗人看到了战场中满目都是阵亡士兵的尸体,这些英雄们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令人敬佩。
“独有流波咽不平”,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看到河水流动不息,却似乎无法平息心中的波澜,表达了他对战乱的不满和对社会动荡的恐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