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昭
【诗句释义】 1. 昔年我厕金銮署:指作者过去曾担任过翰林学士等官职,在皇宫中任职。 2. 先生载道西江去:指林文华先生带着他的学问和理念,从西边的江河上出发,前往瑞州。"载"是承载的意思,"道"是道路、学说、道理,"西江"指中国长江上游的一条大江,"去"是指离开。 3. 仪刑远隔庐山云:指林先生与作者之间距离遥远,如同庐山之云雾一般难以相见。 4. 梦魂长绕筠州树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神鱼在清江中自由游弋的诗,通过神鱼的形象来隐喻自己的抱负和遭遇。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神鱼游戏清江浒,三十六鳞尽堪数。(注释:) - "神鱼"指的是理想中的高尚之人或物,在这里指诗人自己或者理想的化身。 - "游戏"表明了神鱼在清澈的江水里游弋自如,不受拘束的样子。 - "清江浒"指的是江边,这里可能是诗人所处的地方。 - "三十六鳞"可能是指神鱼身上的鳞片
【注释】 圣主:指明太祖朱元璋。方伯:地方行政长官的尊称。八夤:指天子所赐恩泽,遍及天下百姓。蒲:指芦苇。玉:指鱼鳞。藻:指水草。金:指鱼的鳞甲。跃浪:指鲤鱼在水面上跳跃。芳渚:指美丽的河洲。随事随时:指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 【赏析】 这首诗是朱元璋为刘基(字文成)题画鱼而作的五首诗之一。作者借题发挥,抒发了对时世变幻、人事无常的认识,表现了他那种不随俗变的心志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题解】 《题画鱼五首为刘方伯赋》,是诗人晚年寄情山水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注释】 ①通籍:指入朝为官。 ②通籍金銮署:指入朝为官。金銮:皇宫门上铜制的华盖,这里借指朝廷。 ③太液池:汉武帝所筑,在今北京北海公园内。 ④苍鳞隔藻弄晴晖:指鱼儿游动时,阳光照在鳞片上,形成美丽的光影。 ⑤紫蟹攀荷吸朝露:指螃蟹爬到荷叶上,吮吸早晨的露水。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借东黄四景(指稼轩家族的四个世系)之盛,来抒发自己对先祖知稼翁的怀念之情。全诗共六句,前五句为第一层,后一句为第二层。 “伊昔吾宗知稼翁”起笔点明题意。东黄四景为族叔祖方轩先生所作,故以“伊昔”二字起兴。“知稼翁”,即知稼翁,是知稼翁的别称,是作者的祖父。“文章气节称人雄”,此句赞美知稼翁的文学才华和高尚品格。“文章气节”,是指文才和道德品质。“称人雄”
【注释】莆郡:指福建莆田郡。松江:今属浙江省。司训:掌管教育的人。苍松:形容松树苍翠。出幽谷:从深山中冒出来。露头角:露出尖尖的角。“未露全身”是说没有完全显露出来,“露头角”是说露出了尖角。大材:巨大的材料。大用:大用途。半在云霄:一半在天上。“云霄”指天空。林壑(hè):山林沟壑。浮世:尘世。匠石:木工。明堂:古代帝王的庙堂。岁云暮:一年即将结束。松兮:松啊,叹惜之词。奈尔何:奈何你啊!
【注释】 题画鱼五首为刘方伯赋:指《题画鱼》五首诗。 澄江:清澈的江流。 春浩荡:春天的江水浩渺无边。 桃花浪:桃花盛开时,水面上泛起的波纹。 锦鲤:这里指红色的鲤鱼。 轩然: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 鞭雷掣电:比喻游动迅疾,如闪电般。 沧溟:大海。 长鲸:巨大的鲸鱼。 横海:横渡海洋。 吞舟:吞食舟船。 【译文】 二月的江水清澈明净,游动的鱼儿和着桃花浪欢快地游玩。 其中最特别的是那红鲤鱼
【注释】 ①谢红尘:辞别尘世,超脱世俗。鞅(yáng):古代的一种头饰,即簪子和发夹。②诛茅:筑屋。③青翠的青山:山势高耸,葱郁苍翠。偃蹇:形容高山雄伟而高峻,也形容人傲岸不屈。④乾坤:指宇宙天地。俯仰:上下,方位,这里借指日月星辰,比喻天地间的景象。冰壶:古人认为天圆似冰壶,所以称天为冰壶。⑤翠竹丹枫:形容山上树木的颜色。⑥清泉:山涧中的清流。爽籁(lài):清凉悦耳的声音。笙竽(shēng
诗句输出:东风吹春满平湖,游鱼作队依菰蒲。 译文注释:春天的东风吹遍了平静的湖泊,鱼儿在水中嬉戏,像是在队伍中跟随生长着菰草和水葫芦的地方。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湖上风光的诗。首句“东风吹春满平湖”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如何吹遍整个湖面,使湖水充满生机。次句“游鱼作队依菰蒲”,则具体描述了水中的游鱼如何随着春天的节奏,在菰蒲之间游动,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景象。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苏轼在赤壁游览的场景。 诗句解释: - 床头斗酒藏已久,举网复得江鱼肥。 - "床头":形容酒非常充足。 - "斗酒":古代容量单位,一斗为十升,两斗为一斗。这里用来表示酒量很大。 - "藏已久":指长时间被收藏。 - "举网":捕鱼。 - "复得":再次得到。 - "江鱼肥":指捕到的鱼很肥美。 - 载酒携鱼泛空碧,江山变态应难识。 - "载酒携鱼":拿着酒和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