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子宁
【注释】 百华寺:即百华禅寺。竹峰上人:指僧人。梅:指梅花。四首:四句诗。心铁石:指坚贞不屈的心志。岁寒时:指寒冬。 【赏析】 此诗为诗人题画之作。前两句写画中之景,后两句写画中之人。诗人在《次韵和上人竹峰寺梅花》的“竹”字、“松”字、“梅”字等处,都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心志,而“心铁石”一词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全诗意境高远,寓意深刻
王子逸见寄韵简百寅昆季荆扬文化辉煌,诗作如长城般坚不可摧 荆扬文物冠南邦,诗作长城拟受降。 汉氏菑畬今有几,陆家兄弟旧无双。 窗听夜雨消银烛,帘卷秋山倒玉缸。 为谢归来陶县令,几时挥棹到沧江。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荆扬文化辉煌:荆扬地区(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的象征,诗歌作为这一地区的文化象征,其影响力如同长城一般坚固不可动摇。这里的“荆扬”,不仅指地理位置
泛湖 湖上雾气卷起,黄沙浪花蹴天,与衣冠同乘的湖船一起荡漾。 湖面倒映出香炉山的影子,仿佛凌驾在银砌的宫殿之上,瀑布无声地落入紫烟之中。 只能吟诗招来五位老者,哪里堪当接武厕身于群贤之间! 袖中也有凌云赋,希望借长风飞向日边。 赏析: 首句“雾卷黄沙浪蹴天”描绘了湖面上的景象,黄沙和波浪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这里的“雾卷”暗示着天气的变化,而“黄沙浪蹴天”则形象地描绘了湖面的景象。
注释: 1. 凤阁岧峣紫禁长,五云垂影绚天光。 - 凤阁:指凤凰阁,古代帝王的居所。 - 岧峣(yáo diāo):高耸的样子。 - 紫禁:紫禁城,即故宫。 - 垂影:天空中的云彩下垂的影子。 - 绚天光:灿烂的阳光照在天上。 2. 缁衣素识龙鸾气,墨板新承雨露香。 - 缁衣素识:黑色的衣服和朴素的学识,形容僧竹峰的简朴生活。 - 龙鸾气:象征着尊贵与威严的气息。 - 墨板:用来写经书的木板
【注释】 南还:指回到故乡。孺子乡:古代指父母所居,这里指故乡。 扣舷:敲打船篷。泛:泛指游赏。 联班:列班。紫皇:皇帝的代称。 夜雨桐花:形容桐树上的桐花被雨水打得落下。隔帘香:形容隔着窗子闻到兰草和白芷散发的香气。云林:指隐士的山林。卧石床:指隐居的生活。 【译文】 我被贬谪南归回到了家乡,在船上你和我一起泛舟游玩。 怀念着在采药寻访方士的日子里,不再像以前那样侍奉皇帝。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松华金粉落春衣,有客过门索赠诗。 - 松华指松树花朵,金粉指金银般的装饰物(如金色的衣物),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诗人则穿着华丽的衣裳迎接春天的到来。有客人来访时,诗人主动赠送了一首诗作。 2. 司马岂无乘驷日,终军又是入关时。 - 司马指的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司马相如,他曾经有“乘驷”的荣耀时刻(即乘坐四匹马的马车)。这里的“终军”是一个历史人物
【注释】 柬金秀才,指李柬金。柬金,字幼孜,号东篱,江西吉安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光禄寺少卿。工古文,善书画,喜吟咏。有《东篱诗钞》。 令誉(mù yù):美名。 麟经:指汉代学者刘向所辑的《七略》、《别录》二书。 篝灯:指点油灯。 古桂:传说中的月宫桂花树。古人常用“折桂”表示取得功名。 泮(pàn)水:古代帝王设立的高等学府泮宫,位于曲江之滨,故称“泮水”。 论心乐:意指交游甚欢
乙丑年三月,我拜访子白兄于秦淮桥。 五月,南风吹过水倒流,桥下问扁舟。 穿花燕子羽毛湿,隔水人家门巷幽。 心忆庭闱瞻楚树,身陪冠冕侍瀛洲。 吾兄归去如相问,衣彩终期慰白头。 解析: 1. 乙丑年三月,我拜访子白兄于秦淮桥。 - 乙丑年:指农历年份,乙丑年为农历的第十一个年份。 - 三月:指具体的月份和日子,是一年的第三个月。 - 拜访:指前往某处探望或访问某人。 - 子白兄:指诗人的朋友
【解析】 此为一首五律,首二句写将军的忠节;后三句写将军血战孤城的情景。末二句抒发自己的感慨。 【答案】 ①将军的忠诚和气节冠绝于荆扬,他的精神像日月一样照耀千年;②他在血战中身死名垂青史,汗犹余温;③他的残碑在秋草中落泪,折断的戟沉入沙中,夕阳西下。 译文: 将军的忠贞气节可与荆扬争辉,千年以后仍然像日月一样照耀千秋。 在血战中身死功垂青史,汗水尚留余香令人怀念。 残破的墓碑在秋草里流泪
牡丹为黄公器咏 不将红紫竞芳菲,似与天公别有期。 金缕织成云外锦,珊瑚长出海中枝。 一栏国色君须记,满袖天香我所思。 陪赏喜同诸俊彦,醉歌浑似洛阳时。 --- 注释: 1. 不将红紫竟芳菲:意为不与红、紫等颜色竞争芬芳,表示自己独特而不随众。 2. 似与天公别有期:似乎与上天有特别的约定,指其非凡的生命力和独特之美。 3. 金缕织成云外锦:用金线编织的云彩般的锦绣,形容牡丹的美丽与华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