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将红紫竞芳菲,似与天公别有期。
金缕织成云外锦,珊瑚长出海中枝。
一栏国色君须记,满袖天香我所思。
陪赏喜同诸俊彦,醉歌浑似洛阳时。

牡丹为黄公器咏

不将红紫竞芳菲,似与天公别有期。

金缕织成云外锦,珊瑚长出海中枝。

一栏国色君须记,满袖天香我所思。

陪赏喜同诸俊彦,醉歌浑似洛阳时。


注释:

  1. 不将红紫竟芳菲:意为不与红、紫等颜色竞争芬芳,表示自己独特而不随众。
  2. 似与天公别有期:似乎与上天有特别的约定,指其非凡的生命力和独特之美。
  3. 金缕织成云外锦:用金线编织的云彩般的锦绣,形容牡丹的美丽与华贵。
  4. 珊瑚长出海中枝:如珊瑚般长在海洋中的树枝,比喻牡丹的坚强与生机。
  5. 一栏国色君须记:牡丹如同国家的颜色一般珍贵,值得记住。
  6. 满袖天香我所思:满身香气让我思念,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和赞美。
  7. 陪赏喜同诸俊彦:一起欣赏时感到愉悦,与众多才华横溢的人共同。
  8. 醉歌浑似洛阳时:醉酒时歌声浑然天成,宛如当年洛阳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之情。首句“不将红紫竞芳菲”表达了牡丹不同于其他花卉的独特之处,不与红紫色花朵争艳。次句“似与天公别有期”则暗示了牡丹与天地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联系或契约,它有着与众不同的生长周期和美丽。

接下来四句详细描绘了牡丹的美态。诗人使用“金缕织成云外锦”形容其花的华丽和精美,而“珊瑚长出海中枝”则以自然界中最为坚韧和美丽的事物来比拟牡丹的生命力。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牡丹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敬畏和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一栏国色君须记”和“满袖天香我所思”两句,分别强调了牡丹作为国家的宝贵象征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牡丹的深厚情感,以及它将个人情感与国家荣誉紧密相连的情怀。

最后两句“陪赏喜同诸俊彦,醉歌浑似洛阳时”则是对整个场景的升华。在这里,诗人不仅赞美牡丹,还通过与众多才俊一同欣赏和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了一种文人雅集的乐趣。同时,“醉歌浑似洛阳时”也暗喻着这种快乐时光与过去辉煌的洛阳时期相仿,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致描写和深情赞颂,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对和谐、高雅文化氛围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