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讷
丙子秋八月偶书 【注释】: 1. 丙子:指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 2. 秋八月:指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秋八月份。 3. 今夏:指今年夏天。 4. 兹秋:指今年的秋天。 5. 亢阳:天气炎热。 6. 流火:古人把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称为“小满”,第四个庚日为“芒种”,“小满”、“芒种”都属夏季,所以称“大火”。 7. 清商:古曲名,《诗经》中有《清商》、《黄鸟》等诗篇,都是描写战争的乐曲
公馆多清暇,林泉惬所探。 人家如谷口,风景似江南。 断径荒深藓,崩崖老巨楠。 鲸波通海去,鸟道与云参。 江艇维晨渚,岩扉掩暮岚。 雨田收赤黍,霜圃摘黄柑。 未筑清风屋,先寻白石庵。 醉来休荷锸,老去愿投簪。 许我闲身在,从渠俗虑耽。 偶然忘世累,聊复谢林惭。 注释: 1. 公馆多清暇,林泉惬所探:公馆有很多空闲时间,我喜欢探索山林中的美景。 2. 人家如谷口,风景似江南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圣治开文运,宾兴属俊才。——国家政治清明,开启文化繁荣的时期,选拔出众多杰出的人才。 - 圣治: 指的是国家的政治治理良好。 - 开文运: 指开启了文学艺术发展的新气象。 - 宾兴: 古代一种通过乡试或会试后,由官府出资资助赴京参加礼部考试的行为,是选拔士人的途径。 - 属: 意为聚集、挑选。 - 俊才: 指有才能的人。 2. 考官千里至,多士四方来
送僧智益游浙 铁佛千年寺,高僧始得名。 裹香参祖塔,洗钵出王城。 水向三江渡,山投两浙行。 马嘶天竺去,虎过石桥迎。 问法心应切,游方道可成。 归来当结社,细与话无生。 注释与赏析 1. “铁佛千年寺”:铁佛指的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可能因历史久远而闻名。 2. “高僧始得名”:高僧指的是一位有深厚佛法修为的僧人,他因其卓越的修行和品德而获得名声。 3. “裹香参祖塔”
【注】泾江:即今之泾河。 归舟浪花白,行旅鬓毛苍。 天上君恩厚,江边客思长。 鸥迎回渚集,雁逐断云翔。 山黑犹含雾,林红已被霜。 雨怀辞白下,风忆过青阳。 酒尽欢宁极,诗新兴未央。 兹行须纪胜,后会莫相忘。 译文 乘船归乡,浪花拍打着船头,白发渐生,鬓边已见苍苍。 天高皇帝远啊,恩泽深厚,我思念故乡之情无限悠长! 海鸥迎着微风吹回湖心岛,大雁追逐着白云飞向远方。 山色昏暗仍带着雾气
注释: 三旬辞幕府:三个月辞去军职。 千里历星霜:走了千里路,经历了岁月沧桑。 水鹳和鸣橹:水上的鹳鸟在鸣叫,船上的橹声相和。 风乌逐去樯:风吹着帆,像鸟儿在追随着船。 还家趋鄂渚:回家的路,走向鄂州。 山立双峰峭:山峦耸立,山峰陡峭。 江分九派长:长江分为九条支流,水流长而深远。 云泉高喷薄,烟树远微茫:云雾缭绕的山泉水从高处喷射而出,远处的树木在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 箬叶寒仍绿,荪花晚自芳
这是一篇唐代王绩所作的题记。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胡去华墓志铭,后四句为诗人的感怀之作。 伤哉胡处士:伤:哀悼;胡:指唐代名臣胡三省(字元善);处士:指没有做官而居乡里之土的人。 西浙旧知名:西浙:浙江一带;旧知名:曾经有很高的声望。 卓行超前辈:卓行:卓越的操行;超:超越;前辈:先前的有德之人。 高风起后生:高风:高尚的品德;后生:年轻人,这里指胡去华。 白云营别墅:营:建筑;别墅:住宅
【译文】 在谢氏逼仄的轩中饮酒,文雅儒雅的俊俏才子们。 上庖行盛馔,大瓮出新醪。 香霭雕盘雾,茶鸣石鼎涛。 主人能倒屣,我辈复同袍。 诗险才应捷,杯长兴愈豪。 良时偏易迈,嘉会岂频遭。 有幸陪清赏,无惭赋老饕。 厌厌归已夜,河鼓在林皋。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为“七夕”。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是妇女乞巧的日子。 偪侧轩:狭促的房屋。 彬彬列俊髦:形容文雅英俊的人。 庖:指厨房。 大瓮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行马 - 指代作者自己,暗喻自己如同一匹行马。 2. 非行马 - 表示作者认为自己并不像一般的行马那样只是行动。 3. 如何作马称 - 表达了对自我身份和价值的疑问或质疑,即如何能像马一样被称呼。 4. 门阑知警跸 - 形容宫廷中的守卫森严,足以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5. 道路失骁腾 - 表示在道路上失去了往日的骁勇和奔驰。 6. 外侮威能御 - 表明面对外来的威胁或侵扰
诗句解读及译文 1. “一日登科第,三年读礼书。” - 释义:一天之内就考中了进士,三年内读了礼仪书籍。 - 译文:在短短的一天之内便高中状元,而之后整整三年的时间都在研读有关礼仪的书籍。 2. “治装辞邑里,抱艺谒宸居。” - 释义:为赴京做准备,辞去了家乡的职务;抱着才艺去拜见皇宫。 - 译文:为了进京做官开始整理行装,并辞去了家乡的官职,带着自己的才能去见皇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