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讷
【注释】 楚江滨:即指湖北境内的长江边。插柳:古代有清明戴柳习俗。三月节:指清明节。二分春:古人认为二月为中和,故三月为二分,四月为四分。新鬼:死去未久的鬼魂。故人:老朋友。东忆:指在江东思念故乡。墓田:墓地。千阜下:坟墓多,坟堆密集的地方。沾巾:眼泪流满面巾。 【赏析】 《清明感怀》,写于诗人贬谪期间,诗中抒写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前途的忧虑。全诗抒发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青鞋布袜木绵裘,合是山中隐者流。 举世可无刘越石,荐贤谁是吕婆楼。 秋风泖蟹年年上,春水沙鸥日日浮。 好为携琴并载酒,三高祠下放扁舟。 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青鞋布袜木绵裘":描述了诗人穿着简朴的行装,如青鞋、布袜和木棉制的衣物,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 "合是山中隐者流":表明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山中隐居者相似,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生活的向往。 -
《和内兄金士廉清明日答张应辰见过》是明代诗人管讷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1. 小雨轻风寒食后: - 小雨轻风:描述了清明时节细雨绵绵的场景,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 - 寒食后:寒食节在清明节前,这里指的是清明当日天气寒冷,食物还未解冻时的景象。 2. 一春惟酒是生涯: - 惟酒是生涯:表明作者的生活重心全在于饮酒,表达了他对酒精的依赖和喜爱。 - 春天:指春季
人日偶兴 宦游江汉十经春,白发东风镜里新。 千里此身长在客,一年今日又逢人。 雨中柳色黄犹嫩,冰后湖光绿更匀。 藩府官闲如化国,不知谁是葛天民。 注释: ①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 ②江汉:指长江、汉江,泛指中原一带。 ③藩府:古代诸侯王的官邸。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因仕途不顺而流寓他乡时,逢人日佳节,有感于人事沧桑而作。全诗抒发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寂寞之感。首联“宦游江汉十经春”点题
御赐西马 金门蹴踏五云开,七尺权奇信是騋。 近自天闲颁赐下,远从西域贡将来。 雄姿共拟千金价,骏足争夸万里材。 昨日锦鞍新鞴出,殿前立仗总驽骀。 注释: 金门:金制的宫门,这里代指皇宫。蹴踏:踏步,这里指骑马奔驰。五云开:五色的云彩,形容天空的景色。 七尺:形容马高大。权奇:权贵,奇特。信是騋(jie):真是一匹好马。騋,同“骝”,一种骏马。 天闲:皇宫内苑,也指朝廷。颁赐:皇帝赏赐。
诗句释义 1 高宴徐家池上楼 - 此句描述在一个高处(可能是一座楼)举行的盛大宴会。 2. 座中宾客总风流 - 描述了宴会中的客人都是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人。 3. 东城美酒休辞醉 - 表示不要因为客气而拒绝饮酒。 4. 南国佳人自解愁 - 指来自南方的美女能自行化解忧愁。 5. 晴日游丝当户落 - 形容阳光透过窗户,使室内仿佛有轻飘飘的游丝般的景象。 6. 暖风香篆近帘浮 -
【解析】 “题蔡用强石城山房”意思是:在题写这首诗时,我正站在蔡用强的石城山房前。这是一首七绝,每句七个字,共四句。诗中描绘了石城山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联:绝境群峰合,幽居一径分。 注释:群峰汇聚在一起,形成绝境;一条小路从山间穿过。 赏析:此联是说群峰聚集,形成了一个绝境;而一条小路从山间穿过,仿佛是一条通往山外的道路。这里既写出了石城山房所处的地理位置
【解析】 此诗为《礼部颁王府文官诰敕次审理王敬德韵》。“紫诰”即“紫微之命”。《尚书·舜典》云:“帝曰:若稽古,皋陶谟烈,震以威,临以明,揖让而治,刑错而不用。”孔颖达疏:“皋陶,舜之相也。言其有功德之美,故授之以命。‘紫微’者,天之门也。命书于玉,刻于金,藏于紫微宫。故谓之紫微之命。”“恭迎”即“恭受”“受册”。“光”指“荣宠”,“苍凉”即“苍茫”。 “官坊锦织云霞烂”句意为:“锦绣织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然后结合重点词句作答。此诗首联写雨后江边春景;颔联描绘游丝低垂、落花乱飞的暮春景色;颈联写春草青青、新坟无几的暮春景象;尾联写游春之乐、好车相伴。全诗意境优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 雨水洗晴了江上的尘沙,有客到水涯来寻找春天。 细风轻拂着飘零的游丝
【解析】 “次季翔”是诗人在军中的化名,这里代指自己(作者)。“陈佥卫琰”是作者所赠友人的名字。“大庸蛮”指大庸地区少数民族中的首领。这首诗是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出征的祝贺、鼓励和祝愿。 【答案】 译文:你是个将军也是将门之子,接受诏令去征讨南蛮;敌军命在旦夕,我们的军队威力如山重压敌人。 斩贼首于花石,焚敌寨于柿溪;一月之中三捷报,长歌奏凯还故乡。 注释: ①次季翔:作者在军中的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