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
【注释】 江城:今江苏扬州。清江引:词牌名。 半帘花影入房栊:半帘的花影投射在房中,像屏风一样。 抚丝桐:弹琴。 绕指动清风:指下风生松林的声音。 淙(cóng)淙:水声,形容声音大而有力。瑟瑟: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换羽移宫:乐曲中改变乐调,即转调。 贯珠:用绳子串连珍珠,这里泛指弹奏琵琶时珠子穿过弦的动作。 【赏析】 《江城梅花引》是北宋文学家柳永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秋夜听内弹琵琶的情景
注释: - 谁将银甲拨清商,是谁在用银甲拨动琴弦。 - 是萧郎,是萧娘。悄似玉人,虚步绕回廊,这声音像萧郎,像萧娘。 - 骤似避人迟似恋,凄凉似,误佳期,正远望。突然像是在躲避人声,又像是在依恋着什么,让人感到凄凉,好像误了约会,正在远望着。 - 远望。远望。最难忘,远远地眺望着。 - 夜正凉,曲未央,听也,听也,听不足,更度新腔。夜晚很凉爽,曲子还没结束,我听着听着,听不够
【译文】 潇湘江水油一样地腻。是人愁,是侬愁,我若愁时,潇湘江水不会分流。料想天边今夜月圆,照江上冷鸳鸯双双白头。 白头白头情未休,花一楼、月一楼,梦也梦不到,谁怨灵修?只恨东风,吹得船儿远去。那日湘纹帘影瞥,分一剪,眼中波,各自秋。 赏析: 此篇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冬。作者在湖南任职期间,曾与友人相聚湘江。当时作者正为官不显,心情郁闷。这首《江城梅花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注释】横塘:池塘。秋苹:秋天的苹花,泛指水上浮萍。艇子:小船。阑角:船栏杆上角,即船头。贪筑小楼临水住:意思是说在船上建造了一座小亭子,想要在那里住下来。多分:多半。月黯魂(yǎn hún):月光暗淡,使人感到悲伤和寂寞。花黯颦(diān pín):花朵凋落,使人心情沉重。被也被也恋不得,空惜余温:被子都盖不暖和了,只能白白地珍惜着剩余的温度。折枝花样画罗裙
【注释】 萧萧:形容风声。疏影弄新红:形容梅花的枝干在疏落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嬉戏。眼角一杯香气透帘栊:指酒香弥漫,透过帘子飘进了屋内。人自懒:指人自己感到懒得动。莽关山:指边塞。剩倦翁:指诗人自己,疲倦已极。小楼中:指作者居住的小楼内。灯又浓:灯光渐渐变亮了。梦又重:夜深人静,梦境又来了。夜也夜也:表示时间已经过了半夜。难解诗穷:意思是难以解开诗的结。赖有长笺清响寄高鸿
夕阳山阔戍楼空。厌西风,已西风。何事风吹偏向客愁中。沙草斜连铜狄路,酒旗卷,一程程,绕汉宫。 注释:夕阳西下,山显得空旷辽阔,戍楼空空如也,我厌倦了这阵阵的西风。它怎么偏偏吹到我这客居异乡的人的身上呢?远处沙地上生长着茂密的草,它们斜靠着铜狄的路旁生长,路边上还挂着酒旗。一条条路蜿蜒曲折,像是通往汉宫一样。 汉宫,汉宫,扫残红。花一丛,柳一丛。忆也忆也,忆远送、又泣孤鸿。可惜鸳鸯湖上冷归蓬
【诗句解读】 江城梅花引,即以江城为背景所创作之词。江城,泛指南方或江南一带的城市,这里代指南方。 风敲林叶(“敲”字,动词,意为风吹动树叶)响疏窗:形容微风拂过树梢,发出声响。 怕昏黄(“怕”字,形容词,表示担忧、害怕)。又昏黄(“又”字,副词,表示再次)。只觉暮寒,潜透薄绵裳(“潜透”意为不知不觉地穿过)。红飐疏花灯欲坠(“飐”字,动词,意为摇曳、飘扬),雁鸿远(“雁鸿”指大雁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本题中“赏析”部分要求对诗歌的内容、形式等进行分析评价,注意语言精炼,言之有物。 1.“江城梅花引”是诗的题目,它提示我们这是一首咏梅的诗。 2.“钿蝉金燕内家妆”“画鸦黄”:写梅妆。“黛蛾宜秀”,“额黄宜淡”,以“黛”代“眉”,以“额黄”代“额”,是古时妇女化妆的一般习惯
诗句释义 1. 又摇纨扇脱吴绵。恼人天。困人天。 2. 懒倚锈床,独自理花钿。 3. 柳色青青春色去,睡难稳,傍栏杆、到月残。 4. 月残。月残。堕云鬟。 5. 烛乍弹。香乍燃。小院寂寞,水槛外、鹦鹉惊寒。 6. 低语雕笼,昨夜梦初阑。 7. 唤起玉人钗影坠,调慧舌,说无聊,醒倦眠。 译文 1. [又摇] 轻轻摇动手中的丝扇,将丝绵抖落一地,这令人烦躁的天气。[恼人天] 恼人的是这天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体裁、主要特点、主题等;然后依据这些要求来分析诗歌内容,概括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最后还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诗歌表达技巧。本诗属于词牌体小令,是宋人辛弃疾所作。这首词题为《畏庐为涧秋作山水小幅漫笔题此》,从词名可知,此词应是写于作者退居江西上饶期间。词中“西风斜日酿清愁”一句,点明时序,渲染出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