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疏影弄新红。盼东风,未东风。眼角一杯香气透帘栊。酒自着人人自懒,凄凉甚,莽关山,剩倦翁。
倦翁,倦翁,小楼中。灯又浓,梦又重。夜也夜也,夜过半、难解诗穷。赖有长笺清响寄高鸿。总把寒更吹教暖,春动也,怕春光,不属侬。
【注释】
萧萧:形容风声。疏影弄新红:形容梅花的枝干在疏落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嬉戏。眼角一杯香气透帘栊:指酒香弥漫,透过帘子飘进了屋内。人自懒:指人自己感到懒得动。莽关山:指边塞。剩倦翁:指诗人自己,疲倦已极。小楼中:指作者居住的小楼内。灯又浓:灯光渐渐变亮了。梦又重:夜深人静,梦境又来了。夜也夜也:表示时间已经过了半夜。难解诗穷:意思是难以解开诗的结。赖有长笺清响寄高鸿:意思是幸好我有一封书信能传递出我的思念之情。长笺:长的书信。清响:清脆响亮的声音。总把寒更吹教暖:意思是总是将冷更吹得温暖。春光:春天的美好景色。怕春光:害怕春天的到来。不属侬:意思是不愿意属于我。
【赏析】
这首词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除夕,是一首抒写羁旅愁思、伤时感怀的咏物词。全词上片写景,通过描写梅花与东风相戏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下片抒情,通过描述词人独处小楼、饮酒作诗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对春天迟迟不至的无奈和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渴望。
此词上片首句“江城梅花引”点明题目。“江城”,即江州,今江西九江,古称浔阳、江州。“梅花”,即梅花。“江城梅花引”即以江城为背景,以梅花为意象,抒发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盼东风,未东风”,表达了词人在寒冬腊月里期盼春风早日到来的愿望。“眼角一杯香气透帘栊”,描述了词人独自饮酒的情景。“酒自着人人自懒”,意味着词人独自饮酒而感到孤独和疲惫。“凄凉甚,莽关山,剩倦翁。”表达了词人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和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下片首句“倦翁,倦翁,小楼中”,直接点出了词人的心境。“灯又浓,梦又重”,描绘了词人沉浸在梦境中的场景。“夜也夜也”,表示时间已经过了半夜。“难解诗穷”,意味着难以解开诗的结。“赖有长笺清响寄高鸿”,表达了词人借助书信传递情感的愿望。“总把寒更吹教暖,春动也,怕春光,不属侬。”这句话体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美好景色的向往和期待。然而,他又担心自己的生命之花无法等到春天的到来,所以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悲伤。
整首词通过对梅花与东风相戏、词人独自饮酒、独自作诗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以及对春天的美好景色的渴望和期待。同时,这首词也展示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