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归梦太匆匆。
怕惺忪。
越惺忪。
一霎南柯,惊破五更钟。
昨夜画屏凉似水,秋去也,怅天涯、目断鸿。
断鸿。
断鸿。
信难通。
云万重。
山万重。
盼也盼也,盼不见、锦字缄封。
空把阑干,倚遍夕阳红。
帘卷西风人影瘦,销魂处,湿罗巾、别泪浓。

这首诗的标题是“江城梅花引”。它描绘了诗人在梦中醒来,发现现实与梦境的差距,以及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朝来归梦太匆匆。
  • “朝来”:早上醒来。
  • “归梦”:回归的梦,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梦。
  • “太匆匆”:过于匆忙。
    注释:诗人一早醒来后立刻进入了梦乡,梦中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匆忙和不真实。
    赏析:诗人通过梦境中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1. 怕惺忪。
  • “惺忪”:形容眼睛朦胧,看不清。
    注释:诗人担心自己的眼睛因为睡意而变得模糊不清。
    赏析:诗人用“惺忪”形容自己因困倦而看不清梦境中的世界,反映了他的疲惫和困顿。
  1. 越惺忪。
  • “越”:加强语气词。
    注释:越是、更加。
    赏析:诗人通过重复使用“越”,强调了自己对梦境中景象的迷茫和不解。
  1. 一霎南柯,惊破五更钟。
  • “一霎”:一会儿,短暂的时间。
  • “南柯”:比喻虚幻的事物或梦境。
  • “惊破”:打破、惊醒。
  • “五更钟”: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五更为一昼夜的五分之一,五更钟即黎明时分。
    注释:短暂的瞬间,如同梦境般的南柯被五更钟声所惊醒。
    赏析:诗人以梦境中的南柯为象征,暗示了现实中的虚幻和无常。同时,五更钟声的响起,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现实的觉醒。
  1. 昨夜画屏凉似水,秋去也,怅天涯、目断鸿。
  • “昨夜”:昨晚。
  • “画屏”:装饰品,用来展示画作。
  • “秋去”:秋天过去。
    注释:昨晚的画面清凉如水,暗示了秋天的离去。
    赏析:诗人通过“画屏凉似水”这一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
  1. 断鸿。
  • “断鸿”:比喻音信断绝的人或事。
    注释:诗人用“断鸿”来形容自己在梦中听到的鸟鸣声,暗示了与远方亲人的联系已经中断。
    赏析:诗人通过“断鸿”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联系的渴望。
  1. 云万重。
  • “云”:云雾。
    注释:云层层叠叠。
    赏析:诗人用“云万重”来形容云雾的厚重和遮蔽,暗示了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1. 山万重。
  • “山”:山峰。
    注释:山峰层层叠叠。
    赏析:诗人用“山万重”来形容山峰的雄伟和壮观,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1. 盼也盼也,盼不见、锦字缄封。
  • “锦字”:精美的丝织品,常用于书信中作为问候的表示。
    注释:期盼、盼望,但始终盼不到锦字的书信。
    赏析:诗人通过反复呼唤“锦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期盼之情。
  1. 空把阑干,倚遍夕阳红。
  • “阑干”:栏杆。
  • “夕阳红”:指夕阳下的红色光辉。
    注释:空手把着栏杆,一遍又一遍地眺望着夕阳的红光。
    赏析:诗人用“阑干”这一动作,表现出了他的孤独和无助。而“夕阳红”则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与诗人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 帘卷西风人影瘦。
  • “帘卷”:窗帘被风吹动的样子。
  • “西风”:秋风。
  • “人影瘦”:指人的身形消瘦。
    注释:窗帘被西风卷起,露出了人影的瘦弱。
    赏析:通过“帘卷西风人影瘦”,诗人传达了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感觉,形象地描绘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