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波欲浸潇湘碧,凉生半庭高树。
竹飐虚廊,桐飘古甃,凄绝一声声雨。
檐铃碎语。
正滴破乡心,乱愁如许。
听彻黄昏,玉阶潇飒几曾住。
西窗又燃绛炬,忆当年话别,幽恨难诉。
宝鼎香销,银屏梦醒,句起伤秋情绪。
流光逝羽。
怕摇落江潭,绿杨千缕。
夜漏迢迢,剪灯人意苦。
解析与翻译
诗句:
“帘波欲浸潇湘碧”:“帘波”即帘后流水,暗示窗外景色。“潇湘碧”指湖南潇水和湘江一带的碧绿色调。整句描述雨幕如同从潇湘而来,给庭院带来了一片碧绿。
“凉生半庭高树”:“凉生”意味着天气转凉,感觉上的凉爽。“高树”指的是庭院中最高的几棵树。这句描绘了秋雨中的庭院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感觉。
“竹飐虚廊,桐飘古甃”:“竹飐”是风吹动竹子的样子。“虚廊”指廊子空无一物,可能是因为雨水打湿了。“古甃”指古老的石墙。整句描绘了风吹竹林,雨打空旷廊道和古墙的情景。
“凄绝一声声雨”:“凄绝”形容声音或情境极其凄凉。“一声声雨”描述了雨声连续不断。
“檐铃碎语。正滴破乡心,乱愁如许。”这两句通过听觉和情感的结合,表现了雨声对人内心的影响。“檐铃”指屋檐上挂着的风铃,其声音在雨中显得特别清脆。“乡心”指思乡之情。“乱愁如许”表达了复杂的忧愁之多。
“玉阶潇飒几曾住”描述了雨中行走时,台阶因潮湿而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萧瑟感。“几曾住”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的感慨。
“西窗又燃绛炬,忆当年话别,幽恨难诉。”“绛炬”指的是红色的蜡烛,这里可能象征着温暖或回忆。“话别”指的是过去的对话或告别。“幽恨难诉”表示深藏不露的怨念难以表达。
“宝鼎香销,银屏梦醒,句起伤秋情绪”这几句描写了夜晚的静谧以及梦境的消散,引出了伤秋的情绪。“宝鼎香销”可能意味着炉内的熏香已经燃尽。“银屏梦醒”表明梦中的景象已消失。“伤秋情绪”则直接指出了秋天带来的忧伤。
“流光逝羽。怕摇落江潭,绿杨千缕。”“流光逝羽”用流动的光阴来形容时间的迅速流逝。“江潭”指的是江边的池塘。“绿杨千缕”描绘了岸边杨柳的繁茂。这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夜漏迢迢,剪灯人意苦。”“夜漏”指的是夜晚的时间流逝。“剪灯人”指的是独自面对灯火的人,这里的“人意苦”表达了孤独和内心的苦楚。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秋意的场景,从视觉到听觉再到内心的感受,都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交织描绘,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