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
这首诗的原文是:送姜西溟归慈溪 春风滋百卉,不荣孤柏根。 白日回阴崖,霜雪惨不温。 丈夫重知己,烈士轻感恩。 姜生起句余,水击南溟鲲。 《商歌》一亩宫,名动万乘尊。 孤高取众忌,当路谁攀援。 季布揖曹丘,感激由片言。 何况贫贱士,风飙阻重阍。 枚朔善骫骳,庄徐擅高论。 连尻结股脚,词赋若云屯。 君独衔恤归,秋风刈丛萱。 虎鼠竟何常,挥手声暗吞。 注释 1. 春风滋百卉(春风吹拂着百花)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的作品。杨慎(1488年-1559年),字升庵,号逸史氏、博南山人,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他曾任翰林院修撰、侍讲学士等职,因反对宦官刘瑾而被贬谪至云南永昌卫。在流放期间,杨慎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寄青浦丞李青立 麟趾异凡蹄,凤毛异凡羽。 君为南阳孙,豁达类其祖。 请从复辟论,即事感今古。 神龙奋幽蛰
这首诗名为《送邵子湘之登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我听闻大九州,香海环其外。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知道了中国是一个广大的国家,它的外围被大海环绕。这里的“大九州”指的是中国,而“香海”则可能指的是东海或南海等海域,这些海域常常被认为有香气。 裨海内络之,万川势交汇。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这片辽阔的海域中,无数河流汇聚成海,形成了千川万流的景象
东丹王射鹿图 人马势逸不可当,开图素练生风霜。 奇哉落笔如挽强,谁其作者东丹王。 东楼西楼二千里,乘秋出猎凌穷荒。 番部红靴铁裲裆,左射右射必叠双。 凿蹄骄马如风樯,三花剪鬣粉怒张。 俊鹘初变为正鸧,苍鹰塌翅随马缰。 雄狐狡兔皆遁藏,射麋丽龟走且僵。 东丹昔日称人皇,扶余开国邻扶桑。 秋冬射猎海东碛,头鹅燕罢传𨣒浆。 跨海南归大梁苑,时时梦忆穹庐乡。 往往丹青自游戏,寸缣尺素如琳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米海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研山图》的感慨和怀念。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米海岳研山歌为朱竹垞翰林赋” - 注释:这里提到“研山”是指研磨山的画作或诗歌。而“朱竹垞”指的是朱彝尊,他的官职是翰林。这里的“翰林”是明朝的官名,相当于现代国家的院士或者高级研究员。 - 赏析:诗人通过“海岳研山歌”来表明其创作的热情和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是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自赞。
【注释】马文渊,即马援。栾将军,指东汉名将马援。“轩”是车前高高的横木,用以遮尘;“轾”,是车上货物的高低,此处借指人的贵贱贫富。劲翮,大鸟的翅膀;扶摇九万里,传说中有神鸟凤凰能乘风而飞,九万里为它所至最高处。鸢肩,形容人像鹰一样高耸的肩膀;火色,形容人像火一样红的面色。駃騠,一种小野马,用作肉食或作祭品;胾,用肉做的块状食品,如羊肉、猪肉等。丈二殳,古兵器名,长八尺二寸(周制)。渔阳,汉郡名
这首诗出自《和田纶霞郎中移居》,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嘉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解释: - “田郎诗格如雪车”,这里的“田郎”指的是诗人李嘉祐,“诗格”是指他的诗歌风格,如同洁白无瑕的雪车一般。 - “昨来新句传移家”,意味着最近有人带来了新的诗句,这些诗句被用来记录他们的搬迁。 - “梦向漪亭坐秋水,苍筤万个眠𪋋麚”,描述了在梦中坐在漪亭中欣赏秋天的水景
这首诗描绘了茶的制作和品饮的场景,以及诗人与茶的对话和思考。 其年检讨见和绿雪之作复遗岕茶一器索赋(其一) 敬亭如静女,姽婳有余态。 洞山如道流,吐纳成沆瀣。 阳羡连故鄣,居脽相负戴。 地灵草木异,云雾凝叆叇。 尤重罗嶰名,超轶绝流辈。 山气夕阳佳,风露非灌溉。 昨赋《绿雪诗》,莽卤乏清裁。 名流递赓唱,粲若珠百琲。 髯也实致师,拔戟成一队。 白甀题红签,细君自蒸焙。 朝来肯送似,秀色染眉黛。
天津桥上啼杜鹃,耕父已见清泠渊。 宫中尧舜不可作,厚陵社饭悲年年。 二惇二蔡秉国轴,同文馆狱纷钩连。 衣冠相望走岭表,一网尽矣嗟群贤。 司空手籍元祐党,大书深刻相磨镌。 彗星下扫文德殿,毁碑夜半何喧阗。 攸攸狒狒一儿戏,可惜宋社成南迁。 潭州死骨尚有臭,党人名字光中天。 西南荒徼八桂郡,此碑千载人争传。 上云垂戒万万世,其词何异诛共欢。 从来青蝇乱白黑,三代遗直今如弦。 小人勿用易所戒
这首诗是一首咏鼎诗,作者通过描写戴氏鼎的制作、形态、历史和传说,表达了对古代工艺的赞美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首句“昔在京师赋《方鼎》,年少笔力回千钧。”描述了戴氏年轻时创作了这口方鼎,他的笔力强大,可以回旋千斤之力。这句诗以“方鼎”为引子,引出了诗人对戴氏的赞美。 接下来的句子“焦山鼎图岁在已,江海起立鱼龙奔。”描绘了戴氏在焦山制作的鼎图,画面生动,江海起立,鱼龙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