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渭老
水调歌头 其一 壬寅十月二十四日饮少酒径醉,拥案而寝。中夜酒醒,次其韵,作一篇 心肝皆锦绣,落笔尽云烟。 诗狂酒兴,要骑赤鲤上青天。 织女回车相劳,指点虚无征路,翻动月明船。 举手谢同辈,岂复念渔竿。 我平生,心正似,白云闲。 衣冠污我,偶逢游戏到人间。 常念孤云高妙,若作辘轳俯仰,谁复食君残。 拜尘金谷辈,都是卧崇安。 【注释】 1. 水调歌头:词牌名。 2. 壬寅
暮云遮远眼,叠叠入青烟。 十年不见,醯鸡同舞瓮中天。 闻道山阴回棹,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 行止皆天意,端欲自操竿。 功名事,须早计,真安闲。 高才妙手,不当留意市廛间。 俄已山林长往,尘面时时拂镜,齿发甚衰残。 廊庙非吾事,茅屋且安安。 【注释】 1. 水调歌头:词牌名。2. 暮云:傍晚的云雾。3. 青烟:指炊烟,表示日落时分。4. 醯(xiā)鸡:一种小家禽,形如鹅而小,嘴短脚长
水调歌头 其三 壬寅九月,谒季修,题其书室壁曰秋斋梦谒,复以进道韵续之 秋斋多梦谒,舌本欲生烟。 独步一庭明月,雁字已横天。 作个生涯不遂,松竹雨荒三径,却忆五湖船。 小阮贫尤甚,犊鼻挂长竿。 白鸥汀,风共水,一生闲。 横琴唳鹤,要携妻子老云间。 灯火荧荧深夜,高卧南窗折几,杯到不留残。 莫遣江湖手,遮日向长安。 赏析: 此为辛稼轩在建康寓居时所作
【译文】 远处的景色连着红色的楼阁,寒鸦噪叫在夕阳下。小炉上温着手斟酒,鹅黄色的酒香飘散。 杂乱的一枝清影映在寒窗,思念远方的歌女,歌声微弱,嗔怪归人泪眼长。 纤腰属于冶游郎,楚宫的云雨恨悠悠。 【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又名“玉树后庭花”。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 朱阁:红色的楼阁。古代多以红漆涂饰宫殿楼阁,故称。 鸦:《广韵·麻韵》:“鸦”又读yā,指乌鸦。
《水调歌头·其五》是宋代词人张孝祥所作,是一首咏史抒怀词。此词上片追念往日与朋友谈笑往来之欢,下片抒发自己厌恶世俗、欲凌云而飞的情怀。全词以议论起,以议论结,层层转折,步步深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译文: 我翻遍了江水,只留下寂寞的五位侯爵烟消云散。 你醉意何在?应该像箕星尾巴那样高悬青天。 记得我们平生谈笑风生,在岸边亲手栽下杨柳,一起泛舟夜游。 溪水依旧清澈,只是深浅不均匀
水调歌头 其七 与小饮 抚床多感慨,白发困风烟。出门有碍,更堪寒暮雪飞天。君弃一盂一衲,奔走五湖清海,杯度不乘船。来访山中友,□□□□竿。 注释:在床头多感慨,头发已满是岁月的痕迹。外出时受到阻碍,尤其是寒冷的傍晚大雪飞向天空。你抛弃了一碗清水和一块布巾,四处奔走于五湖清海之间,而酒杯却不乘坐船只。我来访山中的好友,看到他们挥舞着长竿。 赏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他感叹岁月无情
这首诗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一部分。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扁舟思独往,樯影划晴烟。 - “扁舟”指小船,“思独往”表达了诗人想要独自远行的渴望。“樯影划晴烟”描绘了小船上的影子在晴朗的天空中摇曳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船儿在水面上行进的景象。 2. 要伴人随明月,踏破水中天。 - “要伴人随明月”表达了诗人与明月相伴的愿望。“踏破水中天”形容小船行驶在水中
诗句释义 1 “江湖堪极目”,表达了作者对于广阔江河的欣赏和向往。 2. "非雾亦非烟",形容江水清澈透明,没有云雾遮挡。 3. "故人相见,纵横高义薄云天",描述了与故友相聚时的畅快淋漓,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4. "已具萸尊茗话",指准备好酒和茶来招待客人。 5. "怅望云中江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6. "不见子猷船"
【解析】 此诗是一首闺怨词,写闺中女子因思念而心绪不宁。上片首句“向晚小妆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向晚时分梳妆打扮的情景,“明窗倦裁剪”则写出了她在剪裁衣裙时的神情。下两句“见花清泪遮眼”写她看到花朵时禁不住泪水模糊了眼睛。“开尽繁桃又春晚”则写出了她见到盛开的桃花和年岁渐长、春去夏来,不禁感叹时光易逝。下片“心下事,比年时,都较懒”,写她内心的事情,与往年比起来,现在都感到懒得多
祝英台/祝英台近 宝蟾明,朱阁静,新燕近帘语。还记元宵,灯火小桥路。逢迎春笋柔微,凌波纤稳,诮不顾、斗斜三鼓。甚无据。谁信一霎是春,莺声留不住。柳色苔痕,风雨暗花圃。细看罗带银钩,绡巾香泪,算不枉、那时分付。 译文: 明亮的宝蟾,安静的朱红色阁楼,新燕在窗帘上低语。还记得元宵节时的情景,灯光照耀下的小巷子。迎着春风的嫩竹温柔而柔弱,脚步稳健地走在凌波微步上。谁能相信那片刻就是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