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
诗句: 关门鸟道中,飞传复乘骢。 译文: 在关隘的鸟道上行驶时,又听到了消息,这次要骑上青骢马快速出发。 注释: 1. 鸟道:这里指关隘上的小路,鸟道通常是指崎岖险峻的小径。 2. 飞传:快速传递信息的方式。 3. 乘骢(cōng):乘坐青色的骏马,骢是一种良马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频在关隘上的情景,他通过飞传得知又有新的任务需要执行,于是又骑上了青色的骏马准备出发
注释: 种下竹子参差不齐,栽下松树次第成林。 穿着军装遍布江汉,但还不能满足你对耕田的渴望。 赏析: 首句“种竹参差长”,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竹子参差不齐,生长得郁郁葱葱,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同时,“种”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关爱和珍视。 颔联“栽松次第成,戎衣遍江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他不仅在种植竹子,还在栽种松树,这些树木逐渐成林
注释 恩深:恩重如山。 转:改变,变易。 怀:胸怀。 自:自然,自然如此。 译文 深厚的情谊使人难以开口表达,内心的感情自然流露,清晰明了。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深厚友情的珍视和珍惜。深情厚意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回报。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情感,也展现了他深沉的人格魅力。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重视,认为友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注释】黔中:泛指今贵州一带。青桂:这里指青山绿水。平生心不违:指平生志向,决不违背。莲府:佛寺的别称,此处借指官场。兼脱布衣归:摆脱了平民百姓的身份。霁岳:雨过天晴的山景。清波:清波荡漾。幽鸟:深林中的小鸟,比喻隐士。 【译文】 离开黔中后在江上停泊下来。 我离去去,依然保持着对青桂山的向往; 我生平的心志,决没有违背。 更蒙莲府(指朝廷)的征召,也摆脱了平民百姓的身份。 雨过天晴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离亭聊把酒 - 注释: 在离别的亭子里,我拿出了酒来。 - 译文: In our departure, we took a moment to share a toast.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分别时的一种深情和不舍,通过“聊天”这一行为,传达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2. 此路彻边头 - 注释: 这条路一直通到边关的最前沿。 - 译文: This road
【注释】 行李:使者。寒天:指冬季,这里暗喻朝廷的严寒。东来聘礼:指姚郜去汝州上任时带来的礼物和贺表。州当定鼎处:指汝州是天下安定的地方。人去偃戈年:指姚郜赴任后,百姓可以放下武器安居乐业了。雷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指姚郜赴任后,汝州的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百姓生活会富裕起来。清夜作:指姚郜在任职期间的政绩。不是借戎篇:指姚郜赴任后不会借用战争题材的文章来歌功颂德。 【赏析】
诗句如下: 北鸟飞不到,北人今去游。 天涯浮瘴水,岭外问潘州。 草木春冬茂,猿猱日夜愁。 定知迁客泪,应只对君流。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孙明前往潘州的不舍与祝福。 首句“北鸟飞不到”,描绘了北鸟难以飞翔的景象,象征着北方的游子无法自由地离开家乡。次句“北人今去游”则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孙明的身份和行动
【注释与赏析】 平生同所为:指诗人和韦判官有共同的抱负。 相遇偶然迟:指他们相识的时间晚,所以相逢显得特别难得。 各著青袍后:指两人都穿着青色官服。青袍是古代官员的衣服颜色。 无归白社期:意即没有归乡的时间。白社,这里指平民百姓,“社”在这里是“社会”、“人民”的意思。 江流来绝域:指长江水流到边远之地。 府地管诸夷:指地方长官管辖各地少数民族。 圣代都无事:指国家太平无事。圣代,指太平之世。
注释:听范秘书的诗,想起我们襄阳以前的旧游。 听到船帆声高扬,才从岘首返回。 高声吟唱入白浪中,遥坐欣赏青山。 枯树猿啼令人心旷神怡,寒汀鹤步显得闲适自在。 秋日来到关口,梦到襄阳去了,几夜都在梦中度过商洛。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与友人同游岘首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译文 八月十五夜对月,阴气盛行此宵中,多为雨与风。 坐在无云的雨中,看与雪霜同样。 抱着湿气离开遥远海面,向迥空倾泻寒冷。 年年不可相遇,如同命途多阻难。 赏析 1. 开头两句:“阴盛此宵中,多为雨与风。” 这两句诗描述了中秋之夜的天气状况。"阴盛"说明夜晚的月亮被云层遮挡,无法照亮天空,形成了一片黑暗。"此宵中"特指这个中秋节之夜。"多为雨与风"则描绘了这种天气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