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
【注释】万里共心论:指共同的志向。 奉亲无别业:奉养双亲没有其他的产业可以谋生。 谒帝有何门:去拜见天子又有什么门径可通呢? 水宿惊涛浦:水宿在波涛拍岸的岸边,夜晚听着波浪声入梦。 山行落叶村:在山区行进时看到落叶飘满村落。 长安长梦去:长安是京城,长期居住在那里如同做了一场大梦。 欹(yī倚)枕即闻猿:靠在枕头上就听到猿鸣声,形容思乡之情。 【赏析】诗人在仕途上不得志,长期客居长安
注释: 秋夜对月寄凤翔范书记:在秋夜里对着月光写信给在凤翔的范书记。 过:过了。 秋霖:秋天的细雨。 光应:指月光。 应:应当,此处为“照”的意思。 一回:一次。 相忆起:相互思念起来。 几度:几次。 独吟行:一个人独自吟咏。 河汉:银河、天河。古人认为银河横贯天上,所以称其为“河汉”。 东西直:东西方向很直。 山川远近明:山和河流远近都很明亮。 寸心遥往处:我的心思飞向远处。 新有雁来声
【诗句释义】 天涯长恋亲,指远离家乡,思念亲人。阙下独伤春,在皇宫中感到孤单和凄凉。拟住还求己,意思是想要找个地方安家却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须归不为身,意味着虽然有回家的欲望,但不是为了个人的安逸。临岐仍犯雪,表示在岔路口遇到大雪,依然坚持前行。挂席始离尘,意即离开船舱,开始脱离尘世的纷扰。共泣东风别,与朋友一同为别离而哭泣。同为沧海人,意为共同经历人生的起伏沉浮,如同沧海中的一粟。 【译文】
及第后归 家临浙水傍,岸对买臣乡。 纵棹随归鸟,乘潮向夕阳。 苦吟身得雪,甘意鬓成霜。 况此年犹少,酬知足自强。 译文: 回到家的时候,我站在浙江的水边,面对着故乡的土地。 纵身跃入溪水中,任由鸟儿带着我飞向远方。 乘着潮水的涌动,向着夕阳驶去。 苦苦地吟诗,却换来了一身的白霜; 但我愿意,因为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满足。 更何况我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赏析:
诗句解析 1 喜友人厉图南及第:表达对友人厉图南高中的喜悦之情。"友"指的是与厉图南有交情的人,"图南"则可能是指某人的名号或别称。"及第"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说法,指考中举人。 2. 相忧过己切,相贺似身荣:表达了朋友们在得知消息后的担忧和祝贺之情。这里的"忧"和"贺"都表示情感的波动。 3. 心达无前后,神交共死生:描绘了与朋友心灵相通,无论生死都能相互理解的状态。 4. 承家吾子事
【注释】 1.客衣:指旅居异地的衣物。 2.须臾:片刻。 3.山思:对故乡或亲友的思念。 4.髭:同“齐”,短而密的黑发,这里指胡须。 【翻译】 一别一相见,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就感到老去。 旅途中穿的是寒冷的衣服,夜晚山里的景色格外清冷,思绪也更加深远。 诗中写到的是何句?胡须白了不少,几根都清晰可见。 道路曲折的地方就像昨日一样,来来往往的梦中分明。 【赏析】 此诗是写给友人的一首五言诗
注释: 1. 归意随流水,江湖共在东 - 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2. 山阴何处去,草际片帆通 - 描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景象,一片宁静的自然景色。 3. 雨色春愁里,潮声晓梦中 - 表达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 虽为半年客,便是往来鸿 - 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为客居之身,但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却如同鸿雁般紧密无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南游过湘汉即事寄友人 向南驱驰,远离故土。三湘五月,气候温暖而湿润。 巴山脚下雪水流淌,楚泽之上火云升腾。 向野外找了一块平地,坐下来吃中饭。乘凉探询夜行的方向和路程。 离别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已经逼近峡谷猿声阵阵。 译文: 向南驱车远行,离开故乡已经很远。五月的三湘大地,气候温暖而湿润。 巴山脚下的雪水流经田野,楚泽上的火焰在天空燃烧。 在野外找到了一片空地,坐下来享受中午的美食
【注释】 ①“家山”三句:诗人在石头城(今江苏南京)时,许浑已任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刺史,因此称许浑为“侍御”。石头城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所建,位于今南京市清凉山。 ②祖席:宴饮告别的座位。乌府:指金陵城(今南京)。 ③蜃楼:海市蜃气,古人误认为海上有楼台宫室等物,其实这是气象现象。这里指水天相接处的海市,即海中之楼阁。 ④落月:指月亮西斜,天色渐晚。 ⑤别有为霖日:意思是说别有雨露滋润之时
注释: 1. 行坐不相遗:指你我交往,无论何时何地都彼此关怀。 2. 辕门载笔时:指的是在军帐中起草文书时。 3. 雅知难更遇:意思是知道这样的朋友不容易再次遇到。 4. 旧分合长思:指与范评事过去相处的时间很长,现在分别后,常常会想念。 5. 梦即重寻熟: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再相见,我会与你共同回忆过去的往事。 6. 书常转达迟:形容书信往来总是比较慢,可能是因为路途遥远或者交通不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