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
【诗句注释】 太和公主还宫:太和公主回宫。太和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个皇后杨玉环的名号,所以这首诗写的是杨玉环还宫之事。天骄发使犯边尘,汉将推功遂夺亲。 离乱应无初去貌,死生难有却回身。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 【译文】 太和公主还宫,她回到宫中,与皇帝重修旧好。 在动乱中,她没有像从前那样美丽动人,也没有当初的美貌。 生死难以预料,她可能随时都会死去。
却共孤云去,高眠最上峰。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秋尽虫声急,夜深山雨重。 平生心未已,岂得更相从。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却共孤云去": 形容刘山人在归途中如同孤独的云朵,独自离去。 2. "高眠最上峰": 意指在最高的山峰上休息或睡眠。这里的"眠"可以理解为休息或隐居。 3. "半湖乘早月": 描述在清晨时分,半湖之上,月亮刚升起的情景。 4. "中路入疏钟":
乐游原春望 五陵佳气晚氛氲,霸业雄图势自分。 秦地山河连楚塞,汉家宫殿入青云。 未央树色春中见,长乐钟声月下闻。 无那杨华起愁思,满天飘落雪纷纷。 注释: 1. 五陵佳气晚氛氲:五陵地区在古代因贵族聚集而显得格外繁荣,这里的空气和氛围都充满了富贵的气息。 2. 霸业雄图势自分:形容某人拥有强大的权力和野心,已经能够自行规划自己的事业或计划。 3. 秦地山河连楚塞:秦地的山河壮丽连绵不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中描述的内容理解到位,然后结合注释与题目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这两句的意思是:“黄昏时分,朱红的宫殿里,晚树的枝叶在莺鸟啼声中显得有些凌乱,画阁中的绣帘在燕巢中显得有些突兀。”这里写暮色渐深,黄雀在皇宫和画阁之间徘徊,似乎在为它们的巢穴寻找合适的位置。 “疏影暗栖寒露重
诗句解释 1 防秋戎马恐来奔: "防秋"一词源于古代,指在秋天对边境进行防御。此处的“戎马”指的是边疆的军队,“恐来奔”表示担心这些军队因战事而逃至边境。 2. 遥领短兵登陇首: "遥领"意味着遥远地指挥,"短兵"是指短兵器,如刀剑等。"登陇首"可能指的是登上了山巅或高地,以更好地观察和指挥战场。 3. 独横长剑向河源: "独横"可能表示独立或独自面对,"长剑"是比喻,用来形容英勇或强大的力量
长遇豪家不敢过,此身谁与取高科 李频(? —876),唐诗人。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建德)人。少时有诗名,曾走访成名诗人姚合,得姚合赏识。宣宗大中八年(854)登进士第,授校书郎,为南陵主簿。后升武功令,有政绩,累迁都官员外郎。官至建州刺史。 故园久绝书来后,南国空看雁去多。“故园久绝书来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长安这座繁华的城市里,他无法频繁地收到家乡的消息
【解析】 此诗是诗人于公元796年(唐德宗贞元十二年)春天,在鄂州头陀寺上方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的前三首写景,后一首写僧话。全诗意境幽远、情思缠绵,以“感时叹物寻僧话”收束,意蕴丰富。 第一首,写景。高寺上方无不见,天涯行客思迢迢。西江帆挂东风急,夏口城衔楚塞遥。 “高寺上方无不见”,高寺即武昌东湖之望山寺。这里指寺院的高耸和周围景色的美丽,都尽收眼底。“天涯行客思迢迢”,天涯
【注释】 圣代:指唐代。五陵:在长安城附近,汉唐时贵族多居之。春:春天。青门:《诗·王风》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青门,即青楼。空归鸟:喻诗人的仕进无望。紫陌:长安城中的官道。举头频:频频抬头,形容心情沉重。漉:过滤。边城酒:指美酒。陶家:指晋代陶潜,因曾隐居庐山,世称陶潜。白纶:喻指隐逸生活。 【赏析】 此为一首抒发仕途失意的感怀诗。首联写自己对仕途的失望和无奈,二联写自己的孤独与苦闷
【注释】 张司马:指唐代诗人张九龄,曾任宰相。别墅:住宅园林。庭前树尽:庭院前已种满了树。先后花分几番开:先后开放的花朵几次。巢鸟恋雏惊不起:鸟巢中有小鸟儿,见到有人来了就惊慌地飞起来。野人思酒去还来;野人指作者自己,想喝酒又舍不得离开这里。自抛官与青山近:我抛弃官职,和青山更近了。谁讶身为白发催:是谁惊讶于我头发已白?门外寻常行乐处:门前是经常游玩的地方。重重履迹在莓苔
【注释】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关:五月初一,被代替的官员不得跟随惯例进入潼关。 紫宸:皇帝居住的地方。 清尘:指皇帝的仪仗和侍卫。 星郎位:即文昌郎位,古代对学士的称呼。 婺女邻:传说中天上织女星旁边的一颗星是婺星,这里指代织女。 折狱:断案。 俗吏:普通小官。 劝农:劝导农民耕种。 公道:公正。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当时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