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其内容为: 换却青云志,高眠旧隐庐。 闲门谁践草,隙地自栽蔬。 交道贫尤密,吟情老不疏。 囊中何所有,一卷养生书。 注释与赏析: 1. 换却青云志,高眠旧隐庐。 - 注释:放弃了追求高位的雄心壮志,选择隐居于简朴的居所。"青云志"指的是高远的志向和抱负;“旧隐庐”则是指曾经的隐居之地。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湖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首句点题“湖亭”,次句写别时的情景。诗人说:我们都像客一样在异地为官,这次分手,我怎能不依依不舍呢?第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寒江孤帆去的画面;第五六两句写远怀和新的诗句。最后两句写知音难寻的感慨。诗人用“何时复共过”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和你都是异乡作官的人,这一次分别,我怎么能不依依不舍呢?夕阳斜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今朝携手处,高榭俯风漪。 译文:今天分别的地方,高高的楼阁俯瞰着波纹荡漾的水面。 注释:“携手”指与朋友共度时光;“俯”即俯视,“风漪”是风激起的涟漪。 2. 正尔俱衰暮,宁堪又别离? 译文:我们一同走到了黄昏的时刻,怎忍心再次分离? 注释:“衰暮”指日落时分,天色渐暗;“别离”是指朋友之间的离别。 3. 柳长深映马
这首诗的意思是:社会上的虚伪和真淳混杂在一起,人们往往分辨不清。那些曾经千里马一般的人才,如今难以寻觅。古代的道路应该能够恢复,但时风却不容易改变。那些曾经在王门中受到恩宠的门客宾客们,现在怀念过去,心中充满悲辛。 译文: 薄俗谩纷纷,焉知赝与真。 空馀千里马,难觅九方歅。 古道何当复,时风未易陈。 王门旧宾客,怀旧重悲辛。 注释: 1. 薄俗:指浅薄的世俗风气。 2. 焉知赝与真
注释: 七里滩别友 断壁青松古,空江翠霭多。 行人几回老,渔父祇高歌。 纵有重逢约,其如此别何。 明朝重回首,惆怅隔烟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送别友人的诗歌。首联“断壁青松古,空江翠霭多”,通过描绘断壁青松和空江翠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凄凉的氛围。颔联“行人几回老,渔父祇高歌”则进一步展现了离别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行人和渔父的形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颈联“纵有重逢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内容、手法、语言三方面来考虑。“野寺依溪曲,长桥接柳堤。”野寺是荒废了的寺庙,长桥是连接两岸的长桥,柳堤指的是河岸上的柳树。这两句写景,写出了诗人所见的景色。“俗人忙不入,孤客自安栖。”“俗人”指平庸的人,“忙不入”即不进去的意思。这两句说:庸众之人忙于俗务而无暇顾及,只有我这样的孤独客人才会在此栖息。这两句是说闲人不来这里
【注释】 1. 惟吾与西佛:我和你都是佛教徒。2. 天性本相关:我们的本性是相通的。3. 怊怅迷方久:惆怅迷失方向已经很久。4. 浮沉苦海间:在苦难中挣扎,就像在大海中漂浮。5. 三心终不退:即使有再多的杂念,也终究不会放弃。6. 上辈必容攀:前辈会宽容地对待我们。7. 慈念应尤切:慈悲之心应该更加深切。8. 提携早共还:早一点回到人间。 【赏析】 《怀安养》组诗共有二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注释】 春日怀人:春天怀念家乡的人。 林岭:山间小道,泛指山林小路。 陂湖:陂是池塘的意思;水多,形容春天水涨满池。 旧乡书不到,久客意如何:故乡书信没有收到,在外游子心情如何? 老去长牢落,悲来一啸歌:年岁已老,常感凄凉失落,悲伤时便纵声歌唱。 故人今在否,相忆梦青萝:朋友现在在哪里?我常常梦见她,在梦中我们一同攀援高高的青翠的野草。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旅居异乡之时
【注释】 怀安养 其一:怀念家乡的安宁。 净土虽周遍:佛教称清净无污染的地方为净土,此处指净土宗所主张的理想境地。净土虽然遍布人间,但修行者应当专精于自己所在的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 标方必在西:意谓修行人要立志修行,心向西方净土。 一心无彼此:意谓修道者要一心一意,不偏袒任何一方。 九品自高低:意谓修行人各依其业力不同,成就境界有高下之别。 久别情无奈,重归路不迷:意谓久离故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怀安养 其三 容易抛乡国,漂流几岁年。 痴儿竟何事,慈父必兴怜。 客泪东风里,归心落日边。 如今定当返,业已具西船。 译文: 容易离开家乡,漂泊在外已经好几年了。 儿子竟然有什么烦心事?父亲一定会感到可怜。 客人在东风中流泪,回家的心情只能在落日边徘徊。 如今一定能够回家,我已经准备了西行的船只。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