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珦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投宿山家》。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投宿山家 - 投宿,指寄宿。山家,指住在山里的人家。 2. 力作倦还息 - 指辛勤劳作到疲倦之后,回到家中休息。 3. 鸦鸣知欲曙 - 乌鸦叫的时候,知道是黎明了。 4. 鸡栖念当夕 - 鸡叫的时候,知道是晚上了。 5. 两男皆长成,尽解供赋役 - 两个儿子都已经长大了,都懂得缴纳赋税服役。 6. 季女方及笄,亦复能纺绩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逐句释义并附上赏析: 永嘉迪古岩作亭梅竹间东阁为摘少陵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句扁曰寒倚书来索诗寄题四韵 注释:在永嘉的迪古岩上建造了一座亭子,位于梅竹之间,名为东阁,供人们欣赏梅花和竹子。这句诗的意思是在东阁中欣赏梅花和竹子,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 凛凛冰玉质,亭亭雪霜姿。 注释:梅花和竹子的质地如同冰玉一样晶莹剔透,它们的姿态如同雪花和霜花一样美丽
【注释】 1. 远别曲:即《折杨柳》曲调。 2. 何所之:去哪里。之,到。 3. 执手立前墀:把手放在台阶上,站在门阶旁。墀(chí):台阶。 4. 可堪:怎堪;哪能忍受。 5. 都道:都说。 6. 檐间蟏蛸虫(yán jiān shāo chóng):屋檐间的蜘蛛和蝎子。蟏蛸,蛛丝;蝎子。 7. 似知妾心悲:似乎知道妾的心在悲痛之中。 8. 缠绵结离恨:缠绕着别离的愁思。 9. 千丝仍万丝
鄞江送友 西风日夜起,江上枫叶赤。 可怜未归人,复送行远客。 译文: 西风吹拂着大地,日夜不息地吹动,江上的枫树被染成了红色。 那些未能回归的人啊,又要为远方的客人送别了。 相见时,彼此的鬓发已经变得稀疏,这让人更加感觉到人生的路途艰辛和紧迫。 他日若能安慰相思之情,又何必一定要在书信之中诉说? 世俗风气能够改变人心,但个人的进退应当依靠自己的力量。 注释: 1.西风日夜起:西风吹拂大地
郊行雨初歇,野径泥犹滑。 郊野间刚刚停了一场春雨,乡间的小路上泥泞还湿滑。 斜日照残云,云边飞鸟没。 斜射的阳光照到了残留的乌云上,乌云的边缘有几只飞翔的野鸭不见了踪影。 别浦有行舟,乘流棹歌发。 在另一个渡口,有人撑着小船,随着水流发出歌声。 对景未能去,沙头待新月。 面对这美丽的景色却无法离去,只能等那一轮新月升起后才能离开。 注释:郊行:郊外行走。雨初歇:刚停止下雨。行(háng):行走
注释: 客馆何寥寥,明月竟窗户。 客人的旅店是多么冷清啊,明亮的月光竟然洒满窗户。 青天悬列星,零露沾宿莽。 天空中悬挂着繁星,晨露沾湿了宿草。 怀感不遑寐,起坐听漏鼓。 心中感慨万千难以入眠,起身坐下聆听漏壶中的报时声。 听罢复重听,听彻三四五。 听完一遍又一遍,直至听得清楚漏壶中滴水声为“三四五”。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远处传来的更鼓声,思绪万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从内容、手法、语言等方面分析作答。 “镜中放歌”:镜子里吟唱着歌声。“镜中”,比喻自己;“放歌”,指歌唱。“放歌”,是说自己在镜中唱歌。 “日日行镜中,身与白鸥同。闲踪无滞留,清兴何始终。”:天天在镜中行走,身与白鸥同行。悠闲地没有滞留,兴致始终如一。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浮萍寄水行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植物——浮萍,它被寄存在水中,虽然漂泊不定,但它依然能在水中生存。 译文:浮萍被寄存于水中,虽然漂泊不定,却依然能在水里生存。 注释:浮萍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它的种子在水面上漂浮并随风飘动,当它们落在适合生长的地方就会开始生长。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浮萍的生长环境,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即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
赓赵别驾天宁古桧韵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题目“赓赵别驾天宁古桧韵”表明了这是一首以天宁寺的古桧为题所写的七言律诗。诗中赞美了古桧的刚正、坚强和正直,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敬仰之情。全诗如下: 桧龙奋头角,百兽毋敢狞(注释:“桧”,一种树木;“奋”,挺起) 居然护祇园,老魅魂魄惊(注释:“居然”,果然如此;“祇园”,指寺庙) 本根既深固,樛枝任纵横(注释:“本根”,树的根本;“樛枝”
结交 结交尽闲交,日欲共幽讨。 注释:与朋友交往要像闲人一样自在,每天一起探讨深奥的事物。 道人失前期,使我萦怀抱。 注释:道士没有如期而来,让我心神不宁,如同被束缚在怀里无法自由。 清猿往相催,同来须及早。 注释:清冷的猿声催促我们尽快到来,否则就会错过相聚的时光。 吹我杞菊老。 注释:只怕秋风吹得更高,让我的枸杞和菊花都枯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