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缙
戊子岁四月十有七日陪金正字问马校理敬游龙江过张茂异书馆二十韵 圣节朝会毕,文士豫清暇。 偶陪二三子,追随石城下。 忽作龙江游,轻舠得同驾。 晨风清且徐,川流逝如泻。 苍茫一苇宽,桅樯万艘隘。 浦溆多人家,陴塘少蒲稗。 露晞日已燠,芳景当首夏。 絺绤换春服,丰姿耀晴野。 稍稍路将近,行行舟遂舍。 张生颇好事,态度通闲雅。 况复有难弟,见客即迎迓。 趋前致长揖,邀我入庐舍。 却登池上楼,还眺风边榭。
【注释】 中吴之山:指天池山。 群峰拥翠西南来:群峰环绕着翠绿的山峰,从西南方向而来。 就中天池秀:其中以天池最为秀丽。 灵境迥出如天台:这里的灵境,是指天台山。意思是说天台山的景色远远胜过这里。 石林青苍蔽晴昼:石林青翠苍郁,遮蔽了晴朗的天空。 草碧花香春雨后:草色青绿,花香四溢,春天的小雨过后。 莲峰倒影落寒波:莲花峰倒映在寒波之中。 松籁翻声作金奏:松涛阵阵,仿佛是金钟玉磬的声音。
诗句原文: 春云作阴知几日,春雨连朝疏更密。 浦树含滋山气昏,杜若生香溪水溢。 霜微润物听无声,霡霂如膏似有情。 多处人家逾冷节,几株榆柳变清明。 注释: - 春云作阴:春天的细雨使得天空显得阴沉,仿佛云层厚重。 - 春雨连朝疏更密:连续几天的春雨,时而稀疏时而密集。 - 浦树含滋山气昏:雨后,浦上树木散发出的清新气息让整个山间都显得朦胧。 - 杜若生香溪水溢
【注释】 余:我。昔:过去。在(zài)乡里:指家乡。佳树:美丽的树木,这里代指家乡的景物。接芳园:与美丽的庭院相接。芳园,泛指美好的园林。今:现在。游上国:在京城中游览。上国,指京城长安,当时称为西都。复获常讨论:又可以常常进行讨论。复,又;常,经常;讨论,谈论。当春愔散策:到了春天,心情愉悦时散散步。愔愔,形容心情愉悦的样子。当春,正当春天的时候。愔,同“音”,心情愉悦的样子。散策,散步
【注释】 1. 题庄公瑾所画春山林馆图:这是一首写画的七言绝句。题,是题词的意思,即在诗的开头标明作者的名字。春山林馆图,指一幅描绘春天山林风光的图画。 2. 画堂未昼帘高卷:画中庭院,还未到白天,帘子已经高高地卷起来了。 3. 佳树欣荣春意远:好的树木欣欣向荣,春天的气息远远地弥漫开来。 4. 弄晴天气雨霏霏:晴朗的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 5. 阴寒风剪剪:天气阴冷,寒风阵阵吹来。 6.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这首诗。首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逐句分析诗的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根据所给的注释和提示,进行赏析。 “题画”是题目。黄鹤矶:在今湖北武昌蛇山东面江边。望秋色:远望秋天的景象。霜醉:形容枫叶被霜打过后,叶子上的霜白得发亮。寒枫照人赤:枫叶被霜打过后,一片片红如烈火,照人面颊。西风吹雁落衡湘:西风劲吹,大雁向南飞去,落在衡山、湘水一带。天影波光共涵碧
诗句 1. 君家吴望族,名冠儒林表。 - 描述刘孟功家族在吴地的显赫地位和声誉。 2. 自昔我先人,素有通家好。 - 提到自己和先人的深厚情谊,表明两家有着长久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 3. 若翁余同庚,交谊如管鲍。 - 表示与刘孟功年龄相仿,友情深厚,如同管仲和鲍叔牙那样的忠诚朋友。 4. 翁也蚤世久,余亦渐衰老。 - 表达双方因年龄增长而逐渐感到衰老的感慨。 5. 阿戎能继业,丰姿美年少。 -
我原本是麋鹿,长久居住在山水窟。 十年走过黄尘路,双鬓已生白发。 愁来能自遣,画就即吟诗。 兴至不可言,醉墨交淋漓。 清风常盈襟,白云将随席。 潇湘与洞庭,千里穷咫尺。 东吴有佳士,观光来国都。 手持一片玉,需我作新图。 胸中有丘壑,肯为流俗写。 感君交谊深,何吝重挥洒。 青峦叠霄汉,绿树带烟霞。 悠哉清绝地,仿佛似君家。 君家吾住近,只隔东西水。 林下草堂开,宾朋日延伫。 投老恋乡土
注释:何时能远远驾着洞庭之风,在膝王阁下再次相逢。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南昌与朱炼师重逢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朱炼师的深情厚谊和期待再次相见的愿望。首句“何当远驾洞庭风”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朱炼师的思念之情。次句“膝王阁下重相逢”,则是直接点明了两人的重逢地点和时间,充满了期待和喜悦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洞庭风和膝王阁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朱炼师之间深厚的感情
诗句释义 1 落日下平原,幽斋向昏黑。:夕阳西下,映照在平坦的平原上,我独自一人在幽静的书房中,四周已陷入昏暗之中。 2. 朔风四座来,寒月澹无色。:寒冷的北风从四面八方吹来,而月光也显得黯淡无光。 3. 青灯辉耿耿,形影在空壁。:在这昏暗的环境中,唯一的光源是一盏青色的灯,灯光闪烁不定,映照出自己的影子,孤单地映在墙壁上。 4. 时方畏严凝,兀坐起未得。:时间正值严冬时节,天气寒冷而压抑